(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鲁颂·有駜
贡献维护者 朝阳山人
《鲁颂·有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描写鲁国公室宴饮歌舞盛况的乐歌,叙写鲁僖公君臣在祈年以后的宴饮活动。全诗三章,每章九句,都以惊叹马的肥壮开篇。第一二章意思大致相同,写王公贵族在官府中忙碌着饮酒跳舞;第三章揭出郊祀之事。此诗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了周代礼乐制度的文化精神,感情真挚,格调欢快。
作品名称:鲁颂·有駜
作品别名:有駜
作者:无名氏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作品出处:《诗经》
作品原文
鲁颂⑴·有駜⑵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⑶。夙夜在公⑷,在公明明⑸。振振鹭⑹,鹭于下⑺。鼓咽咽⑻,醉言舞⑼。于胥乐兮⑽!
有駜有駜,駜彼乘牡⑾。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駽⑿。夙夜在公,在公载燕⒀。自今以始,岁其有⒁。君子有榖⒂,诒孙子⒃。于胥乐兮![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鲁颂:《诗经》中“颂”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鲁颂是春秋鲁国的诗篇,其内容与“雅”相似,今存四篇。
⑵駜(bì):马肥壮貌。
⑶乘(shèng)黄:四匹黄马。古者一车四马曰乘。
⑷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公,官府。
⑸明明:通“勉勉”,努力貌。
⑹振振:鸟群飞貌。鹭:鹭鸶,古人用其羽毛作舞具。朱熹《诗集传》:“振振,群飞貌。鹭,鹭羽,舞者所持,或坐或伏,如鹭之下也。”
⑺鹭于下:如鹭群飞而下的样子。于,语助词。
⑻咽咽:形容鼓声。
⑼言:语助词;一说而。
⑽于(xū)胥(xū)乐兮:言一起欢乐。于,通“吁”,感叹词。胥,相。
⑾乘牡:驾在车中的四匹公马。
⑿駽(xuān):青骊马,又名铁骢。
⒀载:则。燕:通“宴”,宴饮。
⒁有:有年,丰年。《毛传》:“岁其有丰年也。”
⒂榖(gǔ):福禄;一说“善”。
⒃诒(yí):遗留,留给。孙子:子孙。[2][3][4][5][6]
白话译文
马儿骏健又强壮,拉车四匹马毛黄。早晚都在官府里,在那办事多繁忙。白鹭一群向上翥,渐收羽翼身下俯。鼓声咚咚响不停,趁着醉意都起舞。一起乐啊心神舒!
马儿骏健又强壮,拉车四匹是公马。早晚都在官府里,在那饮酒喜交加。白鹭一群向上飞,渐展翅膀任来回。鼓声咚咚响不停,趁着醉兴把家归。乐在一起真快慰!
强壮高大令人赞,拉车四匹铁骢健。早晚都在官府里,在官府里设酒宴。从今开始享太平,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福又有禄,福泽世代留子孙。乐在一起真高兴![2][3]
创作背景
《鲁颂·有駜》是一首颂扬鲁僖公和群臣宴饮的诗,当作于鲁僖公与齐桓公、宋桓公伐楚以后,或说鲁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鲁国久旱至六月始雨为喜雨欢庆而作。鲁国自庆父之难以后,外有强齐睥睨其旁,大有袭取鲸吞之势。内多饥荒,国势岌岌可危。至鲁僖公继位,采取了一些措施,内修武备,抚和臣民,外结邻国,易乱为治,才使鲁国转危为安。由于克服了天灾人祸,使鲁国获得了丰收。这首诗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写成的。《毛诗序》曰:“《有駜》,颂僖公君臣之有道也。”[3][4][5][6]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开头渲染了鲁国强盛的国力和奋发的精神。首句写马的强健肥壮(有駜有駜),四匹良马拉起兵车气势轩昂(駜彼乘黄、駜彼乘牡、駜彼乘駽),以此来体现鲁国国力的强盛,真可谓兵强马壮。鲁国的强大,不止体现在武功上,也体现在文治上。鲁国的官吏,忠于职守,“夙夜在公”,为国事而鞠躬尽瘁(在公明明)。官吏的奋发向上精神,折光地体现了鲁国的清明政治。反之,一个国家的灭亡,也直接体现在吏治的腐败上。接着,全诗用较大篇幅描写了君臣宴饮丰收酒的场面。大臣们在公事之余与国君一同宴饮(在公饮酒、在公载燕)。宴饮中,歌舞自然是少不了的。鼓敲得咚咚作响 (鼓咽咽),在一片鼓乐声中,美人们手拿鹭羽翩翩起舞(振振鹭),舞姿轻捷,宛如成群的白鹭飞过(鹭于下)。难怪舞者陶醉,酒者狂醉(醉言舞),直到酩酊大醉才归家 (醉言归)。如此盛宴,君臣同乐,上下欢笑(于胥乐兮),构成一幅太平盛世的君臣宴饮图。全诗通过对宴饮场面绘声绘色地描写,体现了鲁国的和睦、强盛。
第二章的形式和第一章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有所变化,一是描写得更具体细致,指出马为牡马,大伙在官府中所忙碌的是饮酒跳舞;二是写出时间变化,舞者持鹭羽散去(鹭于飞),舞宴结束,故而饮宴者也带着醉意而返回。
第三章的前半部分,也是对首章内容的重复,只是变易个别词语。第三章的后一部分变动较大,在内容上是对全诗的补充和深化。在庆丰收的酒宴上,人们高兴之余,自然要想到年年有余、岁岁丰收的问题。于是君臣们祝愿、祈祷“自今伊始,岁其有”。“君子有榖,诒孙子”两句诗,则是全诗的主旨。同《鲁颂》其它几首诗 一样,《有駜》一诗也是在颂扬鲁君这位中兴之主(君子有穀)。鲁君为鲁国的中兴尽了力,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而且会传于后世 (诒孙子) 。
全诗是从臣子的视角来写的。他们因遇上明君而心情舒畅地致力于国事,与君宴饮中的快乐,来自身处太平盛世而感受到的喜悦。在他们的眼里: “君子有榖”。对鲁君的歌颂,除了“君子有榖,诒孙子”两句直接用于对鲁君的歌颂外,主要是通过宴饮场面对太平盛世、对强大的鲁国的歌颂来体现的。当然,对鲁君的歌颂不乏溢美之辞,但作者是站在臣子的角度,通过亲身感受来歌颂鲁君的,因而感情显得真挚、自然。[3][4]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序辨说》:“此但燕饮之诗,未见君臣有道之意。”[5]
参考资料
[1]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2-163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91-794
[3]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02-704
[4] 周啸天.诗经楚辞鉴赏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892-895
[5] 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534-536
[6] 李山 解读.诗经(节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382-38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