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想要做一周总结,但是心里有点懒惰,也没有专注力。我想这样焦虑就是一种心理负担。想想好几个星期前还去教堂听道,说的真心不错,有启发。现在也感到势单力薄,不如再继续去听吧。
自己有拖延了一下,到了十点才骑电驴出发,到十点半才到。我知道时间太短,十一点人家就结束了。
自己内心还是安静不下来,总是点击手机里的qq群什么新消息。所以最后的半小时,也没有听到牧师讲了什么,大概的意思是信上帝是很划算的,什么都有,牧师说刚到常州的时候只有一个蛇皮袋,一套被子,一本圣经。现在汽车房子都有了。
我想我也不了解什么背景,他有的财富物质,也是他辛勤付出的结果。祝福他吧。
最后集体起立,祷告,散会。
我就又走到基督教书店,想找有没有训练如何专注力,单纯的书籍呀。我总是分心,也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念头。
不过还是没有找到,那些书和职场书籍不同,都比较有精神营养的。而职场类的书,例如演讲与口才,写作公文,都是技能类的,只关注实用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909/7a230f7c1911dd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909/b9083ab33afee9ab.jpg)
好了,离开教堂就到12点了,从做饭到吃完饭一直到2点半。我也不知午饭时间这么久。后来想想似乎花时间在qq群上了。回复,等待回复,又回复,就这些动作吧。
我想能否控制这些念头呢? 佛教里有一种思维叫正念,就是吃饭就想吃饭的事情,读书就想读书的事情。而基督教就不认同,说这是在控制焦虑,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祷告把负担心事交托给上帝,然后踏踏实实做今天要做的事情。
到了三点多我才开始进行周总结,虽然写了不少,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使命价值观和成长性思维的关系。
如同我画的这个图,成长和时间并不是线性的,我过去不努力是因为我 以为是线性的,其实这样是不符合实际规律的。然后自己就觉得怎么没有效果,心理就着急,觉得麻烦,害怕没效果,对努力没兴趣。
有人曾经用这种图形来激发个人斗志,确实会有效果。
为了促进个人斗志,我也在读终身学习这本书,所以加入了成长性思维的训练。我后来明白以前自己不是成长性思维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909/decf92a7b1540d8a.png)
我在插图是这么备注的。
如果只重视结果,就变得患得患失,自暴自弃。调入了僵固性思维模式中,功利主义。
所以要训练成长性思维,积极寻找曝光和评估机会,犯错中总结,不断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有利于有效学习,反思进步。
个人能力不是不变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提高特长。
关于个人使命价值观,为什么要提高特长,是为了增强社会贡献,关心他人的能力。
当然还有个人价值,那么就用收入来作为评估的一个衡量因子。
所以,昨天尝试了1次,感觉挺好,没有抗拒了。现在写完文章后,再尝试练习英语听力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