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走下假设之梯,高效解决冲突

走下假设之梯,高效解决冲突

作者: 赵玲Jane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5:13 被阅读2次

    ---《关系突围》拆书活动实录

    2018年7月28日,在深圳龙岗区的冠寓,深圳智行分舵的三级拆书家赵玲和对拆书帮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了拆书法,同时也利用拆书法和大家一起系统地学习拆解了《关系突围》这本书。尽管当天特别热,参与的人数不多,而且有部分小伙伴一进入拆书场地就表示特别困,但是从10:00—12:30的拆书环节中,小伙伴们参与讨论的热情非常高,大家一起在愉快而热烈的氛围中,一起学习了如何走下假设之梯,高效缓解人际冲突。

    在拆书课一开始,三级拆书家赵玲以亲和力十足的方式询问了各位小伙伴参与本次拆书的期待。4位参与的拆书小伙伴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总结而言,参与的小伙伴的期待有两个:1. 了解、学习拆书法;2. 学习如何高效化解冲突。“这正好也是我今天准备的两大主题”,赵玲以幽默的语气总结并回应道。

    看到现场还是有小伙伴哈欠连天,为了集中大家地注意力,赵玲决定先做一个破冰游戏,以便大家彼此更加熟悉。破冰游戏的名字叫做用一个物品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赵玲先以自己带的眼镜抛砖引玉:1. 眼镜片很厚,是我多年读书和学习的成果。所以我的第一个特点是爱学习;2. 眼镜款式非常简单,这跟我爱简单的特质也是吻合的。所以我的第二个特点是爱简单;3. 眼镜背后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很小,但是在我对别人产生了些微影响的时候,我的小眼睛会闪闪发光,这是我的第三个特点,爱分享。赵玲的破冰示例给了大家很好的启发。在简短而热烈的5分钟讨论之后,小伙伴们纷纷从自己的物品入手,分享了自己的特点。有小伙伴从手机壳入手,说明自己喜爱收藏的特点;从小伙伴从自己穿的一件T恤入手,分享了自己放浪不羁爱自由的特点。小伙伴的分享引起了大家的一阵阵惊叹。通过分享,大家相互之家有了简单的了解,为接下来拆书过程中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破冰游戏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今天拆书的第一个主题:拆书法。由于现场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参与拆书活动,所以拆书家赵玲详细地介绍了拆书法以及它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赵玲抛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大家在以往的读书经历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难题?现场的小伙伴纷纷回答,没有时间;用不上;等。为了更好地回应小伙伴们的答案,赵玲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身边的朋友曾经说过的一些读书难题。比如赵玲的朋友晶晶因为自己读书记不住而非常困扰;赵玲的弟妹因为看不进去密密麻麻文字的书,但是爱做菜的她却把一本《烹饪的100中做法》翻的旧旧的。结合现场小伙伴的回答和赵玲分享的案例,拆书家赵玲总结道:没有时间,说的是学习效率的问题;用不上是学习主体的问题;而看不下去则是学习的目的的问题。那有没有一种学习方法能够解决我们的三个大的读书问题呢?当然有!那就是拆书法。接下来,赵玲详细地介绍了拆书法:拆书法也叫便签阅读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方法。拆书法地步骤是RIA。R指的是reading,阅读;I interpretation,解释阐释。A appropriation,就是内化应用。A分为A1、A2和A3.其中A1指的是过去失败的经历,A2指的是对未来的规划,A3指的是现场的演练和学习。综合而言,拆书法就是:我读到一个片段,我对整个片段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片段让我想起来了我之前失败和痛苦的经历。读了这个片段之后,我明白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我要怎么做。讲解完拆书法之后,现场的小伙伴恍然大悟,对拆书法也是跃跃欲试。但是为了现场验收大家对拆书法的了解,赵玲别出心裁地引入了一个拆书法快问快答得游戏。问题分别如下:

    “拆书法的对象是:A成人B婴幼儿(单选)

    拆书法的中心是:A学习者B知识  (单选)

    拆书法的目的是:A吃喝B玩乐C提升能力D解决问题 (多选)

    拆书法的步骤是:A -RIA B -ARI C-IRA (单选)

    RIA分别代表的是什么?(问答题)”

    问题设置得有趣,现场得小伙伴纷纷积极作答。一时间,现场得答题声、欢笑声、讨论声声声入耳。

    在确认大家已经掌握了拆书法内容之后,赵玲对拆书帮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并且鼓励大家走进拆书帮分舵,感受陪伴成长的温暖氛围。

    在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之后,接下来就进入了《关系突围》这本书的拆解学习。《关系突围》是美国三名冲突调解专家合著,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冲突是如何产生的,进而了解如何高效解决冲突。跟其他书相比,这本书结合了非常多的典型案例,来教会我们如何高效化解冲突。实用,而且有非常高的可读性。为了引入这本书的介绍,赵玲引用了最近很火的一句歌词:“确认过眼神,我们是对的人”。随后话锋一转,由歌词转向了在东北确认眼神带来的冲突。”但是据说在东北,如果你试图跟别人确认眼神,那你得到的可能是一句怒气冲冲的你瞅啥。如果确认眼神的时候,再加上一句,我瞅你咋地,那你得到的会是什么?一场街头冲突。我没有去过东北,不知道这样的场景是否属实,但是我觉得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的确会出现很多和别人发生冲突的场景。比如说,早高峰挤地铁的时候,我们经常目睹这样的场景,一个人踩了另外一个人一脚。被踩的人说:你眼瞎呀。踩的人说:你才眼瞎呢。对不对这样的场景是很熟悉的,而且我们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就成为了冲突的一方。遇到冲突的时候,你怎么办呢?是无可奈何地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还是使出浑身力气试图缓解冲突但是却无济于事?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学习一本书:《关系突围》。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高效化解冲突。”整个引入有趣,而且从熟悉的早高峰地铁上踩脚这样常见的冲突入手,生动而且形象。

    接下来,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冲突是如何产生的,赵玲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第一个片段假设之梯。在解释假设之梯的过程中,为了生动形象,赵玲还以今天的拆书现场为例,时刻进行了引导互动。以下是部分解释假设之梯的内容:

    “在这个片段当中呈现的是一个梯子,叫做假设之梯。假设之梯认为,在对方的眼神或者行为到我们的反应之间,我们的大脑其实还非常迅速地做了很多动作,在瞬间就爬上了很多台阶梯。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阶梯都包括哪些部分。

    首先,背景。背景指的就是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比如我们处的背景是什么呢?不同的回答。好的,大家已经注意到即使是处于同一个背景或者环境当中,每个人注意到的具体的点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大家觉得今天的拆书课的背景是什么?今天天很热,蓝天白云。我们在一个非常温馨的书吧中,大家一起来学习。是的,我们的确是处于这样的背景中。同时,再问下大家,今天有拆书家对吧?拆书家穿的是什么鞋子呢?不许看的情况下,大家能说出来吗?所以呢,大家要意识到,背景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它所包括的内容,要比我们观察或者体验到的要多得多。或者说,我们关注到的背景,只是大环境当中非常小的把一部分。那对于处在冲突当中的小伙伴,大家在背景这一块关注的重点不一样,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好,了解了背景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了假设之梯的第一个阶梯。第一个阶梯是什么?看下片段,是事实。大家觉得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事实。好,那我们换个问法,你以为的事实,真的是事实吗?刚才在讲解背景的时候,我们说背景的内容比我们观察或者体验到的要多得多,对吧?那对于每个人而言,事实是什么呢,事实就是背景当时我们所掌握的那一部分,所以再来回答:你以为的事实真的是事实吗?答案应该是:只是部分事实。因为它只是背景中我们所掌握的一部分。

    好,第一阶梯是事实,接下来就进入第二阶梯。第二台阶梯是什么?是解读。解读指的是什么呢?解读就是你对看到的事实进行理解。解读可以被定义为看法。我们通过解读来诠释我们看到的事实,而且我们经常是根据我们的过去来解读当前的场景。那怎么样判断我们开始解读了呢?当我们用形容词来描述某人的行为或者特定场景时,我们就是在进行解读。比如说,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对今天的拆书活动已经有了一点感受。你可能觉得今天的拆书活动,哎,还行;或者你觉得,哎,今天的拆书活动感觉还不错。所有这些都是大家对看到的事实进行的解读。

    好,第一个阶梯是事实,第二个阶梯是解读。第三个阶梯是什么?是动机。动机是什么呢?是我们认为的别人的出发点或者别人的想法。比如你可能觉得今天的拆书活动还可以,但是想想,今天的拆书家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活动呢?嗯?难道是因为拆书家或者主讲人想要拉我们进入拆书帮吗?这个就是大家可能想的或者猜测的,别人的出发点/动机/想法。

    好,那在我们看到了事实,对事实进行了解读,根据我们的解读给对方强加了一个动机之后,接下来第四个阶梯是什么?是归类。归类是什么意思呢?分为两种情况,我们要么会把他们归到某个群体中,或者呢,我们用比较绝对的词汇,比如全部等等。归类这种行为是我们大脑想要省事的一种方式。比如,提到法国人,我们会说他们浪漫。美国人呢,开放。英国人呢,绅士。同样的,我们对性格内向的人或者性格外向的人都会有一些刻板印象。在第四个阶梯,我们会给我们强加动机的人进行归类。比如,在动机部分,如果大家强加了动机觉得今天的拆书家是要拉我们进入拆书帮,随后你可能归类:嗯,这个不会是传销吧?

    好,归类之后会发生什么?大家注意到,从对事实的解读开始,到动机,到归类,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我们自己的大脑中进行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我们会表现出来的行为了。比如你把今天的拆书活动解读为到目前为止还不错,给拆书家强加了动机是想要拉大家加入拆书帮,给拆书家一伙人归类为传销组织,那你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会表现出什么行为呢?你会对拆书家不屑一顾。或者你要系好鞋带,随时准备逃离现场。

    好,大家没想到吧,我们的大脑也会有这么多花花肠子。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假设之梯告诉我们,从别人的行为到我们的反应之间,我们的思维是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首先,我们和别人的互动和行为都是产生在背景当中的。从背景开始,假设之梯的第一个阶梯是事实,而事实仅仅是我们察觉到的背景的一部分。第一个阶梯是事实,事实之后呢?第二个阶梯是解读,也就是我们的大脑会对我们的觉察到的事实进行解读或者阐述。解读之后呢,第三个阶梯是动机。我们会认为别人想干嘛干嘛,这就是我们在给别人强加动机。好,强加动机之后呢,是归类。我们会用他们,或者全部,就是等比较绝对化的词语给别人归类,或者通俗点而言,就是扣帽子。最后呢,在梯子的顶端就就是我们做出来的反应了。

    好,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用梯子来做比喻,真的还是非常形象?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从别人的行为到我们的反应之间,我们的大脑就是非常迅速地冲上了假设之梯。这才导致,可能别人一个眼神就让我们勃然大怒。或者别人简单的一句话,就让我们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大脑在捣怪。好了,那大家可能觉得有那么复杂吗?的确我们这里讲述的是事实、解读、动机、归类四个阶梯部分的内容,但是在实际发生时,有可能并不是4个阶梯会全部出现。或者有时候我们大脑动作非常迅速,可能三步并作两步,一脚踏上2个阶梯也是有可能的。”

    在重要的讲解部分结束之后,赵玲鼓励大家想一个在过去的1—2个星期内和朋友产生冲突的场景并和其他小伙伴分享。为了帮助大家在分享故事的时候更加规范,赵玲还跟大家重温了事件的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鼓励大家在分享的时候按照事件的6要素进行分享。现场的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和来通知年假新签字规定的负责人产生冲突的场景,也有小伙伴分享了因为没有及时跟安排团建的小伙伴沟通团建场地变更而导致的冲突。在小伙伴们都分享完毕之后,赵玲提醒大家注意冲突产生时自己的行为,并运用假设之梯的模式,思考自己当时做出的行为之前,大脑攀登上的假设之梯。经过5分钟的讨论之后,大家纷纷对自己的假设之梯进行了分享。自己和来通知年假新签字规定的负责人产生冲突的小伙伴分享道:事实是一个负责人过来通知说以后请年假需要增加几个负责人签字的程序。解读是整个人过来要给我们添麻烦。动机是我觉得他就是为了甩包袱,把风险转移到我们身上,进而规避他自己的风险。归类,我当时觉得他就是和我们对着干的人。行为是:我把他怼回去了。有的小伙伴在整理自己冲突场景的假设之梯的时候,就发现整个假设之梯非常有用,能够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哪个步骤的考量可能有所偏颇。小伙伴们分享完毕之后,赵玲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并总结道:“了解整个假设之梯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好处。首先,我们知道别人的反应是他自己登上假设之梯的结果,我们的行为只是触发了他们的假设之梯和行为而已。所以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我们不必为他人的情绪和反应负责,我们更不必自责。其次,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反应,也是我们自己的假设之梯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和反应负责。”

    在学习完假设之梯之后,赵玲带领着大家继续思考:“那知道了我们会走上假设之梯,我们也知道别人也会走上假设之梯,这就足够了吗?大家觉得够了吗?很显然不够。为什么,因为冲突还没有解决,对吧。那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和跟我们起冲突的对方彼此倾听,互相分享自己的假设之梯,帮助彼此看到自己的假设之梯中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而达成互相理解。”。在被问到大家觉得要达成互相理解,听还是说更重要?大家纷纷回答:听!于是赵玲就带领大家学习了第二个拆页片段:倾听。

    选取的片段呈现了倾听的四个要素,分别是:鼓励,澄清,复述,总结。在解释了四个要素之后,赵玲直接带领大家进入了现场演练的环节,通过请小伙伴现场随便说话赵玲进行回应的方式给大家亲身示范了4种倾听要素的使用方式。接下来,为了让大家进入演练的部分,赵玲请大家根据之前讨论的案例,两个人为一组扮演案例中的冲突双方,其中一方必须使用倾听技巧以促进对方的表达。在演练的时候,大家纷纷感慨太难了。而且从现场的演练中,大家也观察到有的时候,说好的鼓励对方说,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自己说。“我们都有表达欲望超过倾听欲望的倾向。所以,大家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表达欲,当对方已经全部表达完之后,再分享自己的看法”,赵玲说到。

    通过倾听的技巧,我们相互之间可以互相理解,那在过程中发现自己有错的话该怎么办呢?所以在学习、演练完倾听之后,赵玲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走心地有效道歉。为了说明书中的道歉方式跟以往的道歉的区别,赵玲特意解释到:道歉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呢?这是为了把道歉的黄金圈(Why What How)说清楚,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在解释完之后,大家纷纷根据自己以往的道歉进行了反思。最后,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多尝试今天学习的道歉方法进行道歉。

    时间过的非常快。短短的2.5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拆书课《关系突围》就结束了。有小伙伴表示:今天的假设之梯非常有用!也有小伙伴趁机对拆书帮表白: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可以升级自己的思维!最后在美美的拍照中结束了拆书学习活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下假设之梯,高效解决冲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g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