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总是接触到一些家长,怎么样对孩子都不满意,总想通过专家的帮助将孩子改造成自己满意的样子。有点无奈,也对孩子充满了同情。这样的家长自己心中充满了焦虑,我总是担心这种情绪传到孩子心理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一个女孩子上初二,给我发信息说近来状态非常好,上课也能跟得上了,笔记记得也很清晰。英语除了个别单词不够熟练之外,语法什么的都学得很好。但是妈妈一直对她不满意,说她学习沉不下心,成绩不够好,单词记得不熟练。我不知道怎么回复她,因为我认同她就等于支持了她和妈妈对着干,不认同她就是否定她近来所做的一切努力。斟酌再三还是决定把鼓励给到孩子。我说:“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会成长的很好。学习是一个不断复习的过程,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你一定会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不要在这个过程有遗留,你所拥有的会越来越多。”
有个西安的孩子也是不被妈妈认可,怎么努力妈妈都不满意。妈妈说:“你就是在帮我拎东西时有点用。”上了高二的大男孩,非常无奈。
济南有个孩子原来厌学,通过我们的课程和咨询,成绩进步很多。有一天妈妈告诉我数学120分,考了118分,但是孩子学习状态不好,因为他放学后写完作业就不再学习了,竟然玩游戏,不去看书。
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也很无奈。妈妈们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的要求都和他们的心理经历有关,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我只能对这样的孩子报以同情,或让他们理解妈妈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懂教育。别无他法,除非他们自己愿意通过学习而成长改变。
我经常会想起在前几年中招后的一件事。我有个学生家长是派出所的一个民警告诉我,他们辖区一个男孩,中招考了605分,但是和妈妈讨论时,认为有五分丢的太冤枉,本来应该是稳拿的,却因为犯了不该犯的错,丢了。这孩子什么都没说,直接从窗口跳下去了,他家住15楼啊。此事让我难受很久,现在想来还有心痛。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什么时候是个够啊。
还有一次中招后,一个孩子妈妈到我办公室,坐下来就说:“张老师,没法活了。”我赶紧问发生了什么事 。她说:“中招分数下来了,妞就考了500分,这会儿在家哭呢。我不能也跟着哭就找你来了。你说说,这成绩还能活吗?”
我问:“她班上有没有考到400分的?”
“有啊。”
“哦,有没有三百分的?”
她很奇怪的看着我:“还有几个二百多分的呢。”
我问:“那这些考到二三百分的学生,现在是跳楼了还是吃的安眠药啊?他们还活着没有?”
这位妈妈一愣,看了看我,站了起来:“走了,回家,哄闺女去。”
我告诉她,成绩对于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而对于一个妈妈而言,我们孩子的平安健康却比她的任何成就都重要。我们更需要孩子健康平安的存在,而这一条,才是孩子拥有一切的基础。
孩子经受挫折时,请给孩子陪伴和鼓励,而不是要求。因为,有时候,我们要求不起。孩子在各种压力下已经很累了。请不要让孩子感到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在妈妈面前的挫败感,会伤害孩子一辈子的自信,和他存在的意义。我们看到孩子付出的努力,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和爱,更能够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
爱孩子,就是:宝贝,我看了你付出的努力,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