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几位同行到莆田湄洲岛考察妈祖文化,出发的前一天,东山县铜陵天后宫被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了公示阶段。大家非常高兴,觉得以黄大姐为首的天后宫理事会的工作卓有成效。铜陵天后宫是东山县最为古老的寺庙之一,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尽沧桑,形成今日规模,它成为省级文保单位实至名归。现在,天后宫正在编写庙志,我们想去收集一些资料,同时去体验他们如何弘扬妈祖文化。
东山主打关帝文化,妈祖文化是配角。在湄洲岛,只有妈祖文化,那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多年来,当地弘扬妈祖文化非常到位,据说每年吸引300多万游客前去朝拜和旅游。
据接待我们的周小姐介绍,湄洲岛面积14.35平方公里,距大陆1.8海里,有11个小渔村,人口4万多,以前非常贫穷。周小姐是80后,她说小时候过得是点煤油灯的日子,而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能是地处台湾海峡中段的原因,海水比较和缓浑浊,和东山岛的清澈透亮不能相比,蓝天白云也不如东山岛飘浮明亮。黄昏时分,周小姐驱车带我们环岛游,在岛南端的沙滩上,砂砾细密,掺和黑色颗粒,和东山岛的晶莹雪白相差甚远,连海浪也是斜斜卷上沙滩,让我们这些海边人忍俊不禁。
然而,当地政府成功打造了妈祖文化,大规模的建设弥补了天然因素的不足。岛上水电和道路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放眼望去,崭新的楼群高低错落,寺庙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所到之处,楼房别墅从城区绵延到海边,还有投资几个亿的妈祖文化国际论坛园区正在紧张施工。无须询问就知道,岛上居民生活相当富裕。
周小姐告诉我,50%的居民外出做生意或打工,30%的居民捕鱼,20%居民从事和妈祖有关的旅游服务业。我笑着问周小姐,姑娘嫁到大陆的多,还是大陆嫁过来的多?周小姐说,都是大陆嫁过来的,这里的姑娘一般不嫁出去。
我问周小姐,岛上房子一平米多少钱?周小姐说,湄洲岛没有房产买卖,也不能买卖。原来岛上的土地都是村民的宅基地,产权是集体的,由政府统一规划,按人口划拨土地,按规划自行修建。所以没有房地产买卖,自然没有房地产价格,也就没有房地产中介。因为这样,岛上几乎没有外来人口,夜晚的街道,灯火明亮,而行人稀少。我们几个人转了几圈,想找个地方喝点小酒,可是所看到的店铺都一片冷清,只好作罢。
湄洲岛原是镇级行政单位,隶属莆田市秀屿区,现在由莆田市直接管理。因为妈祖文化,湄洲岛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立了由党工委领导的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由市政协副主席兼任,行政级别大大提高,对湄洲岛的管理和开发起到关键作用。
妈祖文化园区依山而建,分旧区和新区。旧区古朴,文化积淀深厚,新区雄伟,巍峨壮观,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总体看来,其设计理念和国内其他宗教园区大同小异,无非是亭台楼阁,回廊盘桓。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大,让游客走走歇歇,沉浸在妈祖信仰的浓厚气氛中。比如,摸摸妈祖的玉如意,福气随你去;摸摸妈祖的光滑铜手,好运随你走。押韵的祝词,让你满心欢喜。
园区里的游客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有的小型进香团大概是台湾来的,他们自行举行仪式,庄重严肃,旁若无人,完全没有政府或者相关机构接待,一点不刻意,特别自然,显得妈祖的影响力无远弗届。
山巅之上的妈祖雕像高14.35米,代表着湄洲岛的面积,用365块白石堆砌而成,代表一年的天数,保佑人们天天平安。妈祖面向台湾,深情凝视,期待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我们走走停停,拍照留念。这时,山下传来密集的鞭炮声,周小姐说,妈祖前几天出巡到广东潮汕地区,你们有福气,正好赶上妈祖归来,鞭炮声就是迎接妈祖的。向码头方向望去,烟雾升腾,人们涌向码头,那里正在举行欢迎仪式。我们来不及赶过去,但能感受到浓浓的宗教热情。
神袛崇拜要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必须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地政府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有妈祖博物馆、纪念馆等各种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我们在博物馆看到了铜陵天后宫的照片,感到特别亲切。除此之外,还有妈祖老年大学,妈祖米糕,红衣红裤的妈祖服装,发髻向脑后梳成扇面的妈祖发型,大概还有我不知道的其他纪念形式,我知道这些都是有意引导的结果。
漳州和莆田,一市之隔;东山和湄洲,一水相连。可以说风俗相近,物产相同,两地的土壤都盛产番薯,海鲜也一模一样,我们在那里,丝毫没有违和感。我想起了东山岛的关帝信仰,在铜陵镇,家家户户的客厅中堂悬挂关帝像,每天焚香礼拜。我好奇问周小姐,你们是不是家里也悬挂妈祖像朝拜呢?周小姐说,没有。信仰和朝拜是两回事,我们都信仰妈祖,但不在家里朝拜,要朝拜就到庙里。在中国大多数地方,神袛崇拜就是这样的。
信仰是精神榜样,朝拜是信仰具体的外在形式。我只是想了解两地差别,所以没有反驳周小姐的解释。至少从形式上,东山人信仰关帝更具仪式感,老一辈不说,以我家为例,每天早晨,妻子必定烧水焚香,虔诚拜拜,这仪式有个专有名词叫“烧点火”。妻子偶尔忘记,事后想起,就会说,哎呀,我今天忘记了烧点火。脸上充满歉意。
东山的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香火传播到东南亚各地,最远到达非洲。东山人出国,必定到关帝庙求一些香火,装在好几层小小的红色袋子里,用红线密密缝合,放在上衣口袋,以祈求关帝时刻保佑。我出国时,妈妈就为我缝了一个香火袋作为平安符,放在我的上衣口袋,放了十几年,也许关帝爷冥冥之中保佑,居然没有丢失。
东山也在大力弘扬关帝文化,年年举办关帝文化旅游节,只在节日期间热闹几天,局促于原来的关帝庙周边,连个像样的关帝文化园区也建不起来,小小的关帝庙,游客绕一圈几分钟就结束了,只能到海边木栈道欣赏天然风光,和各地的文化景区相比,严重滞后。问题显而易见,一种文化落实到旅游层面,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相配套的设施,进行铺陈和演绎,从这意义看,湄洲岛弘扬妈祖文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171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