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而不研,研无所得,是真实的现状。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没有清晰的教研目标;
2.教研水平不高,教师研究能力不足;
3.教研前后的“明争暗斗”,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技巧,学会各自的绝活儿,怎么能继续站稳脚跟,教研的私心重。
教研,如果要真正出现效果,可以这样做?
1.往大,年级为单位排名,不搞年级内的排名,这样老师戒心会减少点。
2.教研员把教研目标往小了定,老师写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3.稿件简略化,会前可以写简短的要点,会上自由发挥,这样既方便老师,流出空余时间,又锻炼临场发挥能力。
4.记录员,把研讨内容“数条化”,条条记录在案,形成板块化。
5.落实具体实施,查看教研效果。
每个年级有每个年级的规划。
六年级专职老师,找卷子见题型做研究型老师,助力孩子小升初。
一二年级习惯化,以培养学生习惯为主。
三四五年级亮点化,突出年级定亮点。
学校有大头的方向,各自年级有自己具体的策划,稳步前进,把教研落下实处,真正有益于教师、有益于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