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内在世界内容就是记忆
婴儿深陷生理欲求之内无法自拔。
在一开始的时候,世界只有婴儿自己。
婴儿的世界由一系列记忆构成。
这些记忆内容包括:生理需求所激发的欲望记忆,欲望得到满足的感觉与情绪记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感觉与情绪记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绪所激发的行为记忆(啼哭和四肢踢蹬),行为之后的世界变化记忆(有人前来处理)。
在婴儿的世界里,只有欲望-情绪-行为和行为之后的世界变化。
感知作为中介性环节,存在于感知过程,在婴儿还没有对感知的反思能力之前,婴儿并不知道感知这件事情。
婴儿行为之后的世界变化,在婴儿的记忆里是一种关联,属于婴儿世界里的关联。
这种关联具有新奇性。
但世界中的所有发生都有新奇性。
新的欲望,新的情绪,新的行为,新的世界变化,都是新奇的,都是婴儿学习的内容,并被记忆,因而也构成婴儿世界的内容。
以前食堂师傅养了一窝鸭仔,奇怪的是带鸭仔散步找食的不是母鸭,而是一只母鸡。
那群小鸭子看见几只大鸭子在泥洼里戏水,就过去参与戏水,母鸡妈妈咯咯叫,小鸭子们还是在水洼里混在大鸭子中间。
母鸡只好耐心地在一边等鸭仔玩够了再走。
食堂师傅跟我说,这只母鸡抱窝了,它下的蛋都被人给吃完了,就放了一些鸭蛋给它抱仔,出来的鸭仔就认母鸡为妈妈了。
还有鸭仔认主人为妈妈的视频。
前几天还有一个视频,母鸡抱窝的时候,被公鸡撩走去吃好吃的,回来的时候,鸡窝被一只母猫给占领了。这样,母猫就一直趴那里,直到孵化出一窝毛茸茸的小鸡仔。
这群小鸡仔当然认母猫为妈妈,根本不认得把它们生下来的母鸡。
小动物如此,小人仔也是有奶便是娘的。
婴儿的内心世界构成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有几个基本本能:吃喝拉撒睡。这些都是机体新陈代谢与维系生理稳定所需的。
内在饥渴出现的时候,产生吃喝的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饥渴的痛苦感。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哭泣,如果刚好有大人来喂食,就会有满足感。
这是内感觉过程,其关键要素顺序包括:饥渴-内驱寻食-得不到满足-痛苦感-内驱哭泣-得到满足-满足感。
饥渴是生理需求,生理需求触发了心理欲望,这个欲望就是得到食物和水,这个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触发痛苦情绪,情绪是一种行为内驱,促使婴儿啼哭,得到食物和水,生成满足感,满足感是一种内在情绪,触发的行为是安静和转向别的行为。
总结一下,
1、生理需求触发心理欲望;
2、心理欲望是一种可以由生理需求触发的内在意识。
3、欲望作为内在意识,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感知,或者说,欲望发生后,内心会感知到这种欲望。
4、欲望的感知会触发情绪,情绪会驱动行动。
4、情绪得不到满足,内心感知到情绪为得到满足,会触发新的情绪,新的情绪同样是行动内驱。
5、情绪得到满足,内心感知到情绪得到满足会发生情绪释放,原情绪释放后,其驱动的行动也终止。
6、这样,我们知道内心里有三个方面:1)欲望;2)感知;3)情绪。
7、其中欲望来源于生理需求,感知是心理中介,由感知触发情绪,而情绪驱动行为。
8、感知随时发生,所以,情绪也随时转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