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期,比之南北朝不遑多让。如果说南北朝时期北方乱成一锅粥的话,那么五代十国就是全国都乱成一锅粥了。
在这个时期内,王朝更迭、能臣武将身死国灭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而就是这样的时期,仍然有一位“不倒翁”,不但在混乱之中逐步成长,而且辅佐了四国十帝,最终老死于后周世宗时期。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长乐老”冯道了。
冯道的人生经历
冯道25岁那年,幽州节度使,后来的桀燕皇帝刘守光把他征调了。
没多久因为一次劝谏被刘守光关进监狱。还好被人救了出来,跑到宦官张承业的地盘,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掌书记。
张承业支持的李存瑁建立后唐,冯道被后唐庄宗李存瑁请去,担任户部侍郎,一下子上升到了近乎宰相。
李存瑁当了三年皇帝,义子李嗣源造反,成为后唐明宗。冯道又被明宗任命为宰相。
唐明宗死后,后唐愍帝登基。潞王李从珂叛变,自己当了后唐末帝。后唐末帝继续任用冯道,先让他出任节度使,后来又封了司空的虚衔。
李从珂当了两年皇帝,石敬瑭造反,灭了后唐,建立后晋。冯道先生又被石敬瑭给拽了起来,担任宰相。其间出使契丹(辽国),待了3年。
从契丹回来,石敬瑭给冯道加封司徒,并封为鲁国公。
石敬瑭病死,冯道辅佐晋出帝登基,被封为燕国公。过了两年又因为被诽谤,派到地方担任节度使。
晋出帝被契丹人给消灭。冯道也被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俘虏,连同其他大臣向北方转移。走到镇州时,耶律德光病死,契丹国内忙着争权夺利,便没人再管冯道等人。此时后汉趁机将镇州收复。而冯道等一班大臣也得以回到中原。
冯道被后汉高祖封为太师。汉高祖死后,汉隐帝碰到手下李守贞等节度使造反。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被任命节制诸节度使,平定叛乱。
后周太祖不负众望,平定了叛乱,带领大军反攻进入后汉的京城,消灭后汉,建立后周。冯道被任命为太师。
郭威病逝,养子柴荣成为后周世宗,冯道终究年纪过大,于73岁高龄老死京师。
在冯道活着时,为自己写了一份自传《长乐老自叙》,概括了自己这一生,讲到自己小心谨慎,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到老了安于残生的自乐之得。
冯道的一生,深合孔子的儒家精神
孔子的忠诚,从来不是对于某一个皇帝而言的,总是为国为民才是忠
孔子当时辅佐鲁定公,只用了一年时间,鲁国气象大变,显示出蒸蒸日上的气象。鲁国的邻居齐国见到了很害怕,于是就给鲁定公送去美女美乐,鲁定公因此“三日而不朝”,日夜沉醉在女乐之中。孔子一看,觉得鲁定公没救了,于是带着徒弟们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后来有一年,齐国准备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准备亲自前去摆平这件事。他的弟子子贡自愿代替老师跑一趟,便有了后来的子贡游说吴越,而吴越北上争霸的故事,而子贡的这次游说,也给整个春秋诸国的形式造成了很大改变。
所以说,孔子的忠诚对象从来不是哪位帝王,而冯道也一样。他忠诚的对象是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百姓。
冯道曾经服侍了四个王朝,十位皇帝,说实话,很多都不是他想要扶持的。因为那个战争纷纭的时期,当上皇帝的更多的都是一介武夫,对于知识文化什么的统统都是大老粗而已,这对于冯道而言,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比如他在辅佐后唐明帝时期,曾经多次劝说明帝休养生息、居安思危的道理,结果明帝压根就听不懂,又不好意思直说,只好等到冯道走了之后才让身边的侍从给自己用大白话解释一遍,才恍然大悟:冯老头说的对啊!
后唐庄宗时期,为了稳定国家,他也尽力劝谏庄宗,比如庄宗曾经和自己的部下发生矛盾,如果是一个大老粗办事情,那就是恨不得打一架或者灭了对方才好,还好冯道在中间当了一回缓和剂,成功化解了庄宗和部下的矛盾,稳定了政权。
冯道担任大臣时期,不管是哪位皇帝上任,他都致力于文化的保存和官僚队伍的培养,在那样一个混乱不堪的时期,从寒门士子中选拔出了大量人才。而对于世家家族的那些学习根底漂浮的年轻人一律压制不用。可以说,在他的保护下,曾经用官方的力量完成了对《九经》的印刷传播,更完成了对当时很多文化的保留。
孔子所谓的君子,用五个字来说就是“温良俭恭让”了,而冯道正合其道
什么是“温良谦恭让”呢?就是说一个人要时刻平和、善良、恭敬而严肃、节俭、友好谦让,达到这样的程度,才能说是修身养性的大成了。
反观冯道的一生,出仕之前在家里安心读书,并不觉得贫穷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在他服侍过的皇帝中,只有在最后一位皇帝周世宗时期,冯道才“诤谏”了一回,就是劝说周世宗不要刚刚当皇帝,还没给周太祖发丧,就急着出兵打反对他的刘旻。但是也招致了周世宗的怒气,把冯道派去给周太祖办丧礼了。除此之外,其余时候他始终安安静静的陪伴在每一位帝王身边,不卑不亢,要劝说皇帝的时候也尽量用温和的方式说话。
有一次在后晋皇帝石敬瑭时期,大臣们推举他当司空,但是司空是个虚衔,没有实际工作,于是当时的宰相便安排他洒扫祭祀,他也欣然听命了。其实,冯道的一生,起伏多次,并不是像后来一些人总结的长期担任三公等高位,但是每次有所起落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心态平和的前去新的岗位工作,对于为什么把自己贬职则从来没有口出狂言。
冯道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给父亲服丧而辞官回家。他看到当地百姓饥困不已,于是不但自己亲力亲为的耕作自己家的地,还偷偷摸摸帮助周围的乡亲种地。他还把自己当官所得到的俸禄分送给周围的穷苦人民。
孔子所谓的孝,不是说从宋朝开始的那种孝。孝首先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状态,是对于亲朋好友的友爱精神。
所谓孝,其实是一种仁爱精神的体现。仁爱为其体,孝道为其用而已。孔子说孝的本意,最关键的便在于“色难”了。对父母兄弟姊妹,当然是尊敬爱护了。推而广之,对上级要尊敬,对部下要友爱,如此才能成为孝。
冯道老先生其人生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一点,似乎他和同时期同事没有怎么发生过矛盾。千万别那么想,再伟大的人其实都一样的过着生活。在孔子看来,达到“圣人”的人则更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而已。所以冯道一生必然也和同事发生过矛盾,但是他的仁爱之心,让他处处学习忍让,对那些年轻人则处处关心关怀,培养着他们的成长。
等到他去世的时候,写下的《长乐老自叙》也说到: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上不欺于天,中不欺于人,以三不欺为素。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
不得不说,冯道深得孔子的“仁孝”精神。
在孔子看来,不管什么时候,能好好活着才是真本事
孔子有个弟子,叫做南荣。他评价这个弟子说他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不但把这位叫做南荣的弟子夸得跟花一样,而且还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了他。
由此可见,孔子其实并不支持什么为皇帝死难的做法。他还评价当时的一位大臣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如果一个所谓“君子”也像莽夫一样,见到什么事情都容易丧失理智,那么他连活下来恐怕都有些做不到的地方,何况再照顾别人,传播什么“仁义”呢?
冯道可比孔子的这位弟子南荣做的更出色。他最危险的一次,其实是在刚刚出仕的时候,跟着刘守光。有一次刘守光要攻打他自己的兄弟,冯道劝了他一劝,这下好了,冯道这次险遭杀身之祸。还好被人打破监狱救了出来,连夜跑到了太原,躲过了这次杀身之祸。或者也因此,他一下子看破了这个世界,知道自己在这个乱世之中所接触到的都是些什么人:从刘守光到李存瑁,一直到后周的郭威,不外乎都是带兵打仗的武将们,这些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是一种军事化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维。于是冯道学会了隐忍,安排做事情便做,没安排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更加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谨慎寡言,在这样一个时期,不但最终自然老死,而且还封公称王。
这样一位牛人,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诽谤攻击他呢?
冯道确实要承担一定的主观因素责任。
《新五代史》中卷五十四,写道:道既卒,时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
冯道虽然身死,但是他做过的事情确实很多,不论是那些大头兵还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层面,都不得不由衷佩服这位“不倒翁”,更为他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而高兴夸赞。
但是冯道自己写了一篇自传,最后用“长乐老”来称呼自己,一个是因为自己老家在长乐这个地方,另一个,却是因为他对于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中求得一份生存,最后老了的时候,可谓儿孙满堂,后继有人了。所以他自己说“老而自乐,何乐如之”。这可捅了宋朝儒士们的马蜂窝了:你看看你跟了四个朝代十个皇帝,却没有对一个是尽忠身死的,始终是在混乱中求生存,从来没有想过能够为哪个皇帝死节,到老了还夸夸其谈,说自己“长乐”,真真的是“老不要脸”啊。
殊不知冯道对于自己的一生,没有能够辅佐一位明君,并帮助他统一天下,感到才是最大的遗憾了。只不过自己现在已经老了,实在没必要再想太多,人生也差不多到此为止了,所以安于此乐罢了。
攻击冯道的都是些什么人什么话呢?
我认真看了一下,有北宋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薛居正,有北宋名臣欧阳修、苏辙,有北宋主导过变法的司马光等等众多“知名”人士。
大家攻击冯道的地方,无非这几个方面:第一,冯道不能跟着一个皇帝死节,不能跟着一个朝代死节,却连续跟了四个朝代十个皇帝,最终老死。第二,冯道“居无功”,明明在很多皇帝那里都是三公宰辅之类的高官,却终其一生,只有在周世宗时期有过一次“诤谏”而已。第三,如冯道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按照孔子的想法,应该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才对,发展到司马光等人,便成了“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了。第四,冯道这个人太不低调,竟然还自己给自己写个自叙,自命“长乐”,犯了天下读书人的忌讳了。
但是认真来看,第一,孔子本来就不是让人死节的,何况孔子自己都没有那么做。在孔子看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儒学发展到宋朝,已经成了“忠君”了,说白了就是“君为重,社稷次之,民为轻”。
第二,冯道也想要建功立业呀。可惜时不我待,在那个五代十国的大时期,每一个皇帝屁股坐在位置上没几年就完蛋了,活的最长的要算是后唐明宗,而那时期,在冯道的辅佐下,后唐国力发展相当不错,如何可以说是个“无功”之人呢?或者有人说了,这不是冯道自己在自己的自传里说的么?那么这就足够显示出冯道的“谦让”了。他不论是在哪个皇帝时期,都尽力干好自己的事情,怎么能说不是孔子的精神呢?
第三,孔子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不一定非得要辞官归隐呀。古人有句话说,大隐于市,小隐于野。其实这句话已经充分融合了老子的思想了。但是在孔子来说,应该遵从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才对。而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结合他《论语》全文来看,明显是说能够说得上话就用温和的方式劝谏,不能说得上话,便沉默寡言,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第四,如果有人借口冯道以“长乐”自居,明显是读书没读到家才对。冯道的这篇“长乐老自叙”除了对自己一生的描述之外,最关键的便是最后一段的总结。在这篇总结中,冯道丝毫没有提及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却只是遗憾于自己未能辅佐一位明君统一天下,到老了的时候,看着自己子孙满堂,只好图个“自乐”而已。不得不说这已经非常谦让的低调的话,最后在宋朝人眼里却成了“大逆不道”,成了冯道自我肯定,自己乐呵自己的“定论”了。
时代越缺乏什么,则往往越提倡什么
在战乱的年代,大家连自己生死都忙不过来,朝不保夕,所以生存才是硬道理,如果房子倒了,朝代换了,只要有人,有文化的传承,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依然存在。
到了和平年代,强调的是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不缺吃穿,国家强盛,外御强敌,内倡升平。可惜在很多朝代看来,非得要整个国家都有忠君思想才行。如果没有忠君思想,似乎这个国家都没法持续下去了。
尤其是宋朝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需要给这个社会建立一套统一的思想体系,“忠君”便成了核心。其实宋朝本身就立国不正,是赵匡胤篡权得来的,那么他篡权之后跟着又转身辅佐他的那些后周大臣们岂不是万死难辞其咎了么?
殊不知“忠”是两面性的,不但臣子们要忠于帝王,而且帝王们也要忠于臣子们才行。所以片面的忠诚也给了宋朝留下巨大的耻辱和伤口。
冯道已经去世几千年了,虽然他曾经有着这样的辉煌,也曾被人诟病。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不得不赞叹其身上闪烁着的孔子的光芒。而我们作为后人,更有责任对自己过去的文化整理和反思,去芜存菁,方能使得我们的文化再度辉煌。孔子曾经感叹,国家灭亡,只要文化还在,那便不算失去其精神,或者在某个时间还可以得到再续。而如果一个国家连着文化都灭亡了,才真的是灭亡了。看看曾经的四大古国,是不是只有中国还有文化传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