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自由写悅己
《道德经》第十二章

《道德经》第十二章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12:54 被阅读46次

《道德经》的语言极其凝练,是经过高度提炼的精华,因此被后人誉为“五千精妙”。老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文辞优美,仪态万方。不仅在当时出类拔萃,而且对中华民族后世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学名著。

今天分享第十二章,原文如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彩缤纷,颜色众多使人眼花缭乱,不知所选。五音嘈杂使人听觉失灵,耳朵无法适应,多为噪音。五味夹杂使人口味愈重,分不清到底什么味道最鲜美。

纵马奔驰到处打猎,使人心绪狂躁不宁,不能让人安闲清静思考重要问题。宝贵难得的财物,使人行为不轨,贪念由生,想尽一切办法据为己有。

所以有修养的贤德之人,应当摒弃过度追求声色犬马,不应该纵欲奢侈。应遵从最本质的宁静、温饱、和谐,过朴素简单的生活。

除却最本质、最需要的一饭一蔬及生存之必须品,我认为过多的物质追求,有害无益。

有些年轻人追求什么牌子,非名牌衣物不穿,非名牌不用,导致借贷消费。为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在网上借了五六千元,无法及时归还,结果竟然滚雪球似的,连本带利要还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唉!何苦呢?只要是智能手机就好,为什么非要选价格最昂贵的名牌?过度追求物质外在的表象,有意义吗?是要深受其害的。

腹内空空,徒有一副好看的皮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能为自己、家庭、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花瓶只适合于安静的摆设在角落里,并不具有任何实际功用,有之不多,无之不少,可有可无,有意义吗?

有一段时间去外面餐馆吃饭,初始几日,感觉好吃,爽!色、香、味俱全,辣椒、胡椒、麻辣鲜、油、盐、酱、醋……样样皆有。渐渐的口味越吃越重,最后感觉所有菜都成了无味之物。

由于辛辣食物吃的太多,竟致牙痛,嗓子痛,唉,又得急忙吃泻火药。始悟:味道清淡,原汁原味的食物最养人,最耐久,对身体最好。

无论你有多少财产,无论你银行卡上的数字有多么长的一串,生活宜俭朴,不宜过度追求感官,味觉的享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浪费可耻。

有能力时,应多帮助需要的人。

人非要到一定年龄,经历许多磨砺之后,才知外表、表象是多么不重要,不靠谱。过分关注外在是多么幼稚可笑。

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无觉。

《道德经》第十二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h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