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阅读了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可谓收获满满。
阅读一本书,就是和书中的作者进行一场思想的交流。
同时也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一位日本商人和作家的影响,感到震撼。
一位外国人,尚且如此看中我国的思想智慧净化,作为国人的我,却对此视而不见,着实惭愧。
作者在书中讲了需要不断努力改进的六个方面和他的经营哲学。
第一项精进是拼命努力工作,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要生存,就必须努力。工作是人生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要爱上自己的工作,像对待热恋情人一样,专注于此。竭尽全力,超越他人的努力工作。
第二项精进是始终保持谦虚。为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这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我却从没认真思考过它的含义,流于表面意思,骄傲的时候不自满。
在创业过程中,取得一点小成就很容易满足,像一些小企业经营者,刚有一点盈利就夸夸其谈,被一时的顺境所迷惑,沉浸于当下的成功,这样的企业注定走不长远。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想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去防患于未然。
第三项精进是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很喜欢作者的比喻,我们的心灵是一座花园,烦恼和不快是花园中的杂草,反思就是园丁,要想保持花园的整洁,就要修剪杂草,否则就会杂草丛生,甚至长出毒害心灵的毒草。
一天中,时不时的反思,有没有做了什么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自己的做法有哪些欠妥之处,怎样才能做的更好。
反思的过程,就是整理心灵的过程,还我们的心灵一片净土。
第四项精进是感恩,感恩是很多成功人士都提倡的一种做法,也有很多的心理学研究证明,感恩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感谢让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感谢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不会在经营的过程中居功自傲,会对他人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
第五项精进是积善行,积善之家有余庆。分清大善和小善是关键。大善就是让其处于困境当中,自己去解决问题,看似冷酷,实则有益于他的成长。小善就是,对朋友的请求有求必应,看似没什么问题,稍有不慎,就会把对方一步步推进深渊。
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做企业,做人都要有这样的初心,企业才有意义,人生才有意义。
第六项精进是不要沉浸在感性的烦恼里。遇到失败,要反思问题所在,从失败中站起来,转移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而不是一蹶不振。
作者所讲的六项精进对做企业有用,做人亦是如此。热爱自己的工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日三省吾身,常怀感恩之心,积善行,从失败中站起来。
书中除了讲到六项精进之外,还讲到了作者的经营之道,打造企业的高收益体质,也就是说,还清欠款,留有足够的资金储备。
现在越来越提倡让钱生钱,股东利益最大化,就像电视剧中上演的一样,一家企业,营业利润蒸蒸日上,刚有利润,就去投资,看似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利润,但经济稍有波动,就承受不住。
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座空壳,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就无法在经济动荡中平稳前行,遇到机遇更是没有能力把握。
作者把他所经营的公司,坚持经营成本最低,盈利最大化,使收益保持在10%,再留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即使公司在三年里没有任何的收益,也能保持稳步前行。
这个理念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不拿钱生钱,让利益最大化,是不是傻,我反而觉着这是一种气度,一种品格,它能让一个企业,在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坚定前行。
对于个人也是如此,还清贷款,留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即便不工作也可以养活自己,这就是一种态度。
企业做大做强,光想着营利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有一颗利他之心,关爱公司的员工,公开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透明化管理,让每个人都成为公司的主人,当一个人对一件事,负有责任的时候,他才会拼劲全力。
人生短暂,只图自己享乐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多想想,自己可以为他人带来什么,为社会带来什么,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一本好书,就是一场修行,总能带来感动,带来收获。阅读好书,自我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