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黄山

作者: 山水依情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18:13 被阅读46次

        一趟黄山登下来体力有些透支。选的是捷径路线,看的是匆匆一瞥,行的是走马观花,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大旅行家游圣徐霞客这样描绘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是的,黄山入目皆风景,静下心来回味品咂另有一分韵味。

    黄山的天气爱耍小性子。雨,说下就下,雾,说来就来,云,飘忽不定。

    眼瞅着:白色的雾气从山脚下的丛林中袅袅腾起,朦胧迷幻分合聚散,山体斑驳呈镂空,色彩瞬间被稀释,看得人如痴如醉,感觉上飘飘欲仙。

    定睛看:雾在上升宛如白纱,恰似人间炊烟恍如天界仙气。雾气渐渐与高处的云融为一体了,绕来绕去缠在山腰,涌来涌去漫上峰尖,林是雾源雾是云根,黄山就这样忽隐忽现令人捉摸不定。

    当真得用“早穿棉袄午穿纱”来形容黄山的天气。夜晚尤其冷,清晨起来一看,停在车场的爱车穿上了一层冰甲,哇,比塞外还冷。好在天气预告是晴天,四天耐心总算有果,可以登山啦!谢天谢地,阿弥陀佛。

    坐在索道的吊笼里就看到峡谷山巅间丛丛簇簇的莹白,下了索道才看清,确原来是极少见到的雾凇。都知道黄山有三绝:奇石、怪松、云海。今天是朗朗晴天,云海自然是不得见了,时逢雾凇,正可谓天赐之,可遇不可求。

    雾凇的形成需要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但气温低而且要水汽足,即使在黄山这样独特的气候环境也是天公弄巧极为少见。

    放眼看去,山巅沟壑皆藏白,一棵松,黑干琼枝;一簇松,白中透绿,一片松,银装素裹。此情此景,就这样点点簇簇镶在山体,就这样白白绿绿嵌在山间,就这样隐隐约约显摆黄山。徐步走近更觉得美不胜收,层层绒白黏松枝,似雪非霜挂树冠;伫立近观更感觉目不暇接,悬空枝条生白羽,细微松针裹冰晶。

    阳光下一棵雾凇悄然开融,漏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一颗洗涤后微黄色的松果点缀其间。黑色的松干枝条,绿色的尖尖松针,洁白的凝挂,微黄的松果,好一株四色黄山松!挺拔的轮廓,悬飞的枝杈,巍巍黄山做背景,湛湛蓝天为大幕,玉树琼花的雾凇在天地间上演了一场属于自己的精彩绝伦。

    仔细观察,有地方的雾凇比较蓬松,其形状会呈现出一顺儿的细密的凹槽,像极了白色的羽毛;有地方的雾凇则紧紧地贴固在枝杈上,像极了雄鹿的鹿角。猜想,这些凹槽如羽、贴固如鹿角的形态,可能与生长的位置、气流风速、温差不一有关。

    长在崖隙的那棵小雾凇显得那么的娇小玲珑,那棵轮廓伟岸的雾凇显得那么张扬大度,悬在狭缝间的那杈雾凇形似玉树搭棚。

    树上莹白称之为雾凇,那么在山石上凝结的与树上同样的镜像又该怎样称呼,是否可称作雾石呢?好奇它们与雾凇有着同样的纹理,不禁攀爬挨近用手摸摸,手感比冰软比雪硬,不是雪也不是冰。暂且就叫它‘雾石’吧,它们实打实的贴石表露,与雾凇同竟同展白素之美。

    庆幸遇到了这样的景观,似乎这也是黄山眷顾,是对我们四天等候的回报。阳光越来越暖,雾凇渐渐消融,石阶小蹬崎岖坎坷穿行在雾凇林中,哗啦啦,一阵白雾从天而降,凉飕飕,天地晶莹钻进脖颈。

    科学解释‘雾凇’与‘树挂’同。鄙以为,它们形成的条件和外观相似,但实际上‘淞’与‘挂’在硬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吉林雾凇有名,凭借紧挨松花江的水汽,黄山雾凇的形成恐怕得益于皖南与自身的小气候,都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奇观。

    不由得臆想,谁人见过玉树琼花,眼前的情景既是。

    黄山美美在松,迎客松就是代表。它不仅是棵松树,同时已经超越自我成为黄山的名片。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就是拜访迎客松。看到迎客松的瞬间心情就觉得释然了,一种不负此行的满足感顿时充盈身心。回首仰望,离迎客松不远的悬顶之上就是送客松。海拔越高雾凇越盛,迎客松、送客松的海拔位置稍逊,针稍上挂凝的那么一丝洁白更显得老成飘逸,焕发出本尊的凛凛长青姿态。

    黄山松长在石缝,临风悬畔,挺立峰巅,漫铺沟壑;其形千姿,其冠平整,缝隙扎根,抱石强生。不能妄看其小,其实树龄百年,观其雄姿虬劲,风霜雨雪千载。一树自成一风景,峰尖插花显娇容,盘根错节天地间,叩问苍穹自威风。

    参观黄山地质博物馆后得知,黄山松是我国特有的松树品种,贫瘠的花岗岩土壤水环境,使黄山松进化出独特的纹孔膜结构,可以有效控制根部吸水不足造成的气穴栓塞现象。通过生物风化,通过根劈、有机酸及土壤微生物作用使得岩体破碎,形成岩体上的腐殖质成土条件。

    高不可攀的峰尖怎会有松,深不可测的崖壁怎会长松,或许我们得感谢一只鸟,或许我们还得感谢一只松鼠的功劳。

    上苍可造物,天佑黄山松。

    黄山的山系绵长,黄山的沟壑万仞,黄山的峰峦奇伟,黄山的峰巅如莲;黄山的岩石灵异,黄山的石头幻象,黄山的峰林插天。在这里可以看到‘五岳’的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张家界的奇峰,凸凹嘘嘘狰狞,孤立铮铮峭峻,险幽处处随行,磅礴时时入眼。尤其是‘飞来石’乃黄山绝胜,其形其状藏玄机,其因其源不可思。

    我们不妨可以还原一场穿越时空的梦境。地球暴躁火山喷发,海水退去大地隆起,造山运动地球皱褶,冰河时代万籁沉寂。时空弹指亿万年,茫茫沧海变桑田,黄山奇景出旷世,天地造就大黄山。

    黄山是我们华夏的大盆景,黄山,黄河,黄种人,勾勒连接起我们大中华炎黄子孙发祥的命脉。拙拙文字难表心绪,殷殷心怀挂一漏万,黄山好看更耐品,那就让黄山不了情在我们心里绽开。

    别了黄山,再见大黄山。

    �74�>�җi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味黄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pw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