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儿子起床开到厨房抱着我的腿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最近每天都会孩子都会和我说这样的话,这次我想到了前一天学习了“共情”这个工具
我试着运用“共情”,我蹲下来认真的倾听他接下来的话,他接着说:“我不喜欢在学校睡午觉,学校的工作我都做过了,我对她说:“是啊,不喜欢在学校睡午觉,为什么不喜欢在学校睡午觉呢?”
弟弟说:“,妈妈,学校的床好硬!”“哦 床太硬了,如果是妈妈肯定也会觉的不舒服。”
我需要做的是给理解他,于是我对她说:我太理解你现在的感觉了,我要是睡在你的床上肯定也不舒服,,没想到我说完孩子就乐了,说你那么高,我的床你会睡不下了。”虽然第一次使用这个工具,但明显孩子的情绪没有那么抗拒了,得到了我的理解之后,很自然地开始说起其他开心的事来。
我知道,是共情起了作用!到学校门口,弟弟要求我给他一个拥抱,我给了他大大的拥抱,亲了亲他。我想给他更多的关爱和鼓励。看得出孩子已经收到了,松开我的怀抱,进门的那一刻还不忘了回头和我说再见,下午早点来接他。
向孩子表示共情的关键是,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告诉孩子他们的感受没有错,但对他们的行为不可以接受。正如简·尼尔森所说:“认可孩子的情绪,和娇纵不同。你明白孩子的期望,不代表你会让孩子这样。”
共情,迅速帮助孩子平息怒火
我们常常说要和孩子共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共情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说出孩子的情绪。例如,“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一定委屈极了”“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伤心”等。
第二种是描述引起情绪的原因。例如,“你生气是因为朋友抢了你的玩具。”
第三种是说出孩子的愿望。例如,“我猜,你希望妈妈能好好跟你说话。”“你一定希望朋友拿走玩具前经过你的同意,对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