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52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17:45 被阅读0次

    2023-9-25 五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语音整理
    今天,我们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八佾篇》第12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我们知道,在夏商周时期祭祀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正如《左传》记载的那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国家大事呢,主要有两件,一个是祭祀,一个就是打仗。而且,祭祀还排在了打仗之前。
    在这一章里,孔子主要讲了关于祭祀,必须是诚心诚意,有一种庄敬的心情。庄就是庄重,指的是仪式;敬就是诚心,这是从内心出发。也就是说这个祭祀活动,不仅仪式要庄重,更重要的是要诚心诚意。
    第一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很明显,前面一句有所省略,就是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啥意思呢?就是孔子说这个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里受祭;那祭祀神明的时候,就如同神明真的在那里受祭。
    其实我们现在这种情况还普遍的存在,每逢这个清明啊,除夕呀,都要去祭祀祖先。祭祀的时候,还要与祖先进行对话,当着自己的子孙的这个面啊,请求祖先他保佑子子孙孙。同时呢,还要汇报家族里边的一些重大事情,让祖先明确无误的了解家族的发展状况。看那种神情呢,真的是非常庄重的,而且,说的就好像祖先还活着一样。
    那祭祀神明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状况。明白的说出了自己的诉求,并且,供奉祭品,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护。
    其实对于鬼神这类的东西,孔子并不主张多讲,比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等等。但是孔子从来不反对祭祀,并且,他也深深的知道,祭祀的核心,是信仰,是感情,而不是仪式本身。
    所以在中国传统的祭祀中,它的基本观念就是祭祖要亲自祭祖,不能让别人来代替;祭祀用的祭品,也要亲自准备,不能让别人代劳;当然祭祖花的这个钱,也不能花别人的钱,必须是自己的钱;包括兄弟姊妹之间,要对祖先进行祭祀,也要各自准备自己的祭品,花各自的钱,这个是不能混的。这个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通用的。
    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那有人从字面上就认为孔子,非常狂妄,我不参加的祭祀就好像不祭祀一样,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实际上,我觉得孔子并没有这么自大,恐怕是对这句话的误解。“与”,我个人认为呢,不是参与,而是赞赏的意思,同意的意思。就是说我不诚心参与的祭祀,就好像我不祭祀一样。
    那这句话呢,实际上和前面的意思是一样的,强调祭祀必须诚心诚意。

    张居正直解

    祭,是祭先祖。祭神,是祭外神。吾不与祭,如不祭,是孔子平日的言语。门人记说:“祭以诚为主,而他人则不能。惟吾夫子,观其在家祭先祖的时节,则孝心纯笃,就如先祖在上的一般。其在官祭外神的时节,则敬心专一,就如神明在上的一般。夫鬼神无形与声,岂真有所见,乃心极其诚,故如有所见耳。”考其平日尝说:“吾于祭祀,必亲行之,乃慊于心。若或有故,不得已,而使人代之,则不得以伸吾之孝敬,故礼虽已行,而此心缺然,还似不曾祭的一般。即此言观之,则其祭祀必致如在之诚可知矣。”这是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敬如此。若天子一身,为天地宗庙百神之主,尤不可不致其诚。所以古之帝王,郊庙之祭,必躬必亲,致斋之日,或存或著,然后郊则天神恪,庙则人鬼享,而实受其福也。承大祭者,宜致谨焉。

    李零讲解

    前两句,旧注都说,第一句是讲祭鬼,第二句是讲祭神。孔注说,“祭如在,言事死如事生也。祭神,谓祭百神也”。“事死如事生”,见《左传》哀公十五年、《礼记·中庸》,当然指祭鬼。皇疏添油加醋,进一步解释说,原文既说“祭如在”,当然是相对于“不在”,不在的肯定是鬼。朱注无异议。现在各种注本都采用这类说法。我看,这种说法不对。原文只说“祭如在”,并没说“祭鬼如鬼在”,祭鬼说,明明是添字解经。我理解,“祭如在”是泛言祭什么就好像什么在眼前,并不确指是神是鬼,下文递进,才强调“祭神如神在”。

    最后两句,前人说,如果孔子有事,不能亲临祭祀,让别人代替,别人不敬,还不如不祭(《集解》《集注》),这种解释也有点别扭。我理解,孔子是说,祭祀一定要虔诚,一定要投入,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没有这种感觉,还不如不祭。(祭祀要有祭祀的状态)

    〔按〕李零的解释与张居正的有所不同。“祭如在”,张居正释为“祭祖先”;李零释为“泛言祭什么就好像什么在眼前,并不确指是神是鬼”。

    华杉称孔子“如有神论”

    孔子是不太谈鬼神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鬼神有没有,没见过,不知道。不知道,不能肯定他有,但也不能说没有。孔子的观念,是“如有”,就跟有一样。

    我们上学学的无神论和有神论,老师教我们要做无神论者。孔子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呢?他对鬼神存而不论,所以他没有“有神论”。但他也不是无神论者。对有神无神,还有第三种观念,我把他称为“如有神论”。

    说有神,没有科学依据;说无神,又没了敬畏约束。我看儒家的“如有神论”,可以填补这空白,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但我就跟有神一样要求自己。

    头顶三尺有神灵,如有神在。

    孙中兴断句“吾不与,祭如不祭”

    第二句有断句的问题。一般都作“吾不与祭,如不祭。”从包咸开始的解释都是:“孔子如果有事或生病无法亲自参加祭典,虽然有人代为祭拜,但是很难表达出孔子的肃敬之心,那就跟没有祭拜一样。”这种解释强调的是祭拜时重要的是“肃敬之心”。可是孔子是“真的”没有亲自祭拜,是请人代理的啊?为什么还要说“好像”没有祭拜?

    另一种断句法是“吾不与,祭如不祭”,其中“与”有“赞同”的意思,和前者断句法“与”是“参与”不同。“祭如不祭”是和前面“祭神如神在”的语法一致的。整句的意思就是:“我不赞同祭拜的时候祭拜者没有诚敬之心,这样就等于没有祭拜一样。”这样的解释似乎比较合理。孔子不只是讲自己的祭拜,也提醒所有祭拜的人要有恭敬的心。

    孙中兴详解(摘)

    孔子从“祭如在”,引申到“祭神如神在”。然后翻转说,我不赞成“祭如不祭”,也就是“祭如不在”的意思。虽然孔子没明白说出背后的道理,但是“依脉络解经”,可以推论出来孔子强调的是祭拜者的敬肃之心是“祭之本”。所以“祭如在”是在“心中”存在,要靠着外在的祭拜仪式才更能彰显内心的敬肃之心。这点又搭配《为政篇》说的“祭之以礼”,更可彰显“缘人情而制礼,因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子张后来说“祭思敬”(《子张篇》13.1),以及孔子说过的:“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上》《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都可以说是得到孔子的祭礼的神髓。

    其他古籍中也强调这种“祭思敬”的重要性:《礼记·祭统》记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礼记·少仪》说:“祭祀主敬。”《礼记·祭统》说:“其祭也敬。祭敬则竟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亲莅之;有故,则使人可也。虽使人也,君不失其义者,君明其义故也。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何以为民父母矣?”《礼记·檀弓下》说:“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祭义》中也发挥同样的看法,并且引用到此章为证:“君子之祭也,躬亲之,致其中心之诚,尽敬洁之道,以接至尊,故鬼享之。享之如此,乃可谓之能祭。祭者,察也,以善逮鬼神之谓也。善乃逮不可闻见者,故谓之察。吾以名之所享,故祭之不虚,安所可察哉!祭之为言际也与?祭然后能见不见。见不见之见者,然后知天命鬼神。知天命鬼神,然后明祭之意。明祭之意,乃知重祭事。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神如神在。’重祭事,如事生。故圣人于鬼神也,畏之而不敢欺也,信之而不独任,事之而不专恃。恃其公,报有德也;幸其不私,与人福也。”这也都是传承孔子强调以“敬”为“祭之本”。

    不过孔子强调的“祭”是有“该祭”和“不该祭”的区别:《为政篇》末章中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礼记·曲礼下》也说:“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后代中国人清明祭祖是孔子赞许的,但是“逢庙必拜”,就会让孔子摇头叹息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5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xq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