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能解答你,自我设限的言辞不能。
美术、音乐、文字以及所有的创造即是意识的呈现,也是环境的统一与对立。其中流动着思想的种子,以及凝固的情感果实。伟大的创造是通向万物的意识流动,也是历经着反复斟酌之后的迸发,一切新的感官体验亦如是发生。
我不相信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在展览里,我更愿相信它难以完整呈现在众人眼里。或者说它近在咫尺,却又远在追求者的天边。那是不可名状的,转瞬即逝却又撩人为之向往。
那些了解自我的人还不算可贵,他们还必须准备接受外部世界对自我考验。实践自我是在人生道路上通往真理和创造价值的唯一方式,多数人也不过是在不停抄袭着改变,在表象中迷失,却不停强调自我。他们看不到一个人背后的思想,他们惊讶于此时也会被表象束缚。于是寻求那渺小的自我带来的心理慰藉,奈之如何,关于自我的教导被多数人用来追逐虚荣,却义正言辞。真理不为追逐虚荣之人显现,也与傲慢擦肩而过。
艺术和文学创造者在从事的工作是意识的构建那一部分,在虚无中。现实也在之中运转,他们时常会停滞在某种变化而游离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一些东西归结为绝对的好坏,那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没有发展到超越对错。其实很多时候个性也并不等同于自我,自我背后还需有超越自我的扶持和承担。言语从来不能告诉他人不属于他自己的意识范畴,但说言语的人和真正实践觉知过后带来变化的人也并非同一类人。我不能说明白我自身的觉醒代表着什么,但我确真真切切的感知到自己觉醒过后的复杂情感,我转而认识了更深沉的自己,但这也并不足以改变他人眼中的我。
如果你用心察觉生活这面镜子是你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的话,而不是平面镜。我觉知到所有的对立都在我自身之内,我和世界是一体的,我觉知到时间长河里的盛开以及衰落,我觉知到命运的起伏不定。
时间每时每刻已经在流逝或已经被忽视,在万物的合一之中,在意识的河流里万有的存在有序而又变化无常。其中是有谜团的,在破解这之前边界一直都存在。多数时候我们退缩回原点,恐惧压抑着自发力之扩张。转而回到集体或是知识带来的权威,这是倍受考验的自我塑造。千万种知识是千万种物种的语言,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所选择看到的那部分。
最美的感受应该是说不出来的吧,估计一直在心底,因为说完它有可能就在染色和变迁了。很难想象,这无言应该与天地同样美,和邻家小孩的第一念一般真实。这一切都是未知的酝酿与发生,完全接纳需要勇气,颠沛流离也是它的磨砺。而途中的那些片段,似乎是不可逆转的的无明之约,它是清晰透明的墙,也同样是密不透风的让人窒息的密室。
必要经历孤独,再到人群里。他才承认自己的小丑会不自觉的出现。
只有人心才会造就隔阂,如果谁都没有解决这些隔阂的心世界是不可能有改变的。
大概偏执的局限性在于一直只能看到想要看到的,而忽视了其他的很多一部分。虽说某些创造性的事物需要诸如此类的偏执激发,却也包含着不可估量的代价。但生而为人,偏执大概是可以暂时抑制的,或是不断消除的。
最值得被尊重的是冒险者,他们的现实遭遇却与之相反,大概世界总是与世人游戏。冒险者创造着未知的交织与发生,激发着全新的体验,而这又被人性的保守和庸俗所怀疑甚至排斥。类似于寡不敌众、寂寞难耐等一系列词汇背后的气息,自然是突破平庸之前庸人们的藉慰,冒险者心中的气量绝不以为然。
时代变了,言辞变了,事物的气息也跟着变了?我却不以为然,在零到一百的渐变里,“真相”或许是参差不齐。但世上那么多“真相”是否只是所谓的美在蒙蔽着众人眼睛?丑固然是为人不愿接受,谁又直视过那其中有真美不单独存在。
刨去虚妄的过程是生命在土壤中寻求茁壮的幽径。在欲望被放大并获得过分的尊重之时,人性的枯萎已然降临。经临文字、乐音、绘画以及现实中的当下,生命遇见了过往的经验——无限的、碎片的一同非在与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