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1 六苦
老、病、死、忧、悲、恼。
(三八九)
在缘起法中,纯大苦聚集指六苦。
这六种苦,有二个共同特征:第一,这些苦是个体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佛法不解决众生过往的苦,时光不能倒流,从前已无法改变,佛法只指导个体去解决现在与未来的苦;第二,这些苦是个体内在的,是个体本质属性决定的,不是来自外界的因素。
2 何为老
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
(二九八)
老,谓衰老。从本质上讲,一个人自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一个不断衰老的过程。青壮年之于青少年是衰老,青少年之于孩提时代是一种衰老。老的苦迫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佛陀强调了老年人的状态,是因为这种形式的老是最易于认知的,并以此警示,终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衰老状态。
3 何为死
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
(二九八)
死,死亡,生命的终结。舍阴,指舍离五阴,即舍离色,受想行识。
在很多典籍中,把生仅仅解释为人的出生,不赞同这种局限性的说法,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生似乎更好:将五受阴无常的每一次变化都理解为一次生。这种理解符合了佛法现法离诸炽然的要求,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苦因生才有的,如果把生局限地理解为来世的出生,那么在今生,现在与未来的苦就无法解决,事实上,对于今生,佛法虽然无法解决老病死,但佛法能有效解决忧悲恼。对老病死的苦是寄于对生死轮回的断除上,有轮回即有老病死,断除轮回,就能断除老病死,
缘起法第一义空经说“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又说“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把生理解为无常的每一次变化,对理解它们的含义是最有帮助的。
4 五受阴苦
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
(四九○)
病,疾病,生理或心理的不健康状态。
忧,担忧、忧虑等,遭遇不喜欢的痛恨的人或物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又名怨憎会苦。
悲,悲伤等,比如失去喜爱的人或物,又名恩爱别苦。
恼,苦恼、恼怒等,这是因为得不到想到要得到的人或物导致的苦,又名所欲不得苦。
略说,谓简而言之。佛陀列举了种种苦,并说这些苦简而言之都是五受阴苦。这些苦是五受阴苦的具体表现形式;五受阴苦是这些苦的概括性说明。某些观点认为五受阴苦是苦的一个类型,这是不妥的。
在缘起起法中,苦是六种,这些苦都是由于生而导致,若无生则无苦,生与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某些观点中把生也归结为苦之一,即使在杂阿含中也有这样的倾向,比如上述引用的490经也是如此。对此,本书认为这是不对的,生在缘起法中是独立的一支,苦也是缘起法的独立一支,从缘起法十二支的完整性出发,就不能把生作为苦的一个类型。
忧、悲、恼,在某些经文中,又称为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苦。这两种命名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区分的,前者重点表述的是个体对苦的感受,后者重点表述苦的来源。区别这两种命名法很重要,在历史的传说中,佛陀本人并不能免于怨憎会、恩爱别、所求不得,佛陀的家族被灭,他的儿子过早去世,他的得意弟子舍利弗等相继去世,佛陀对这些不幸的事无能为力。鉴于这种历史,本书认为:佛法所解决的是个体对苦的感受,而不能解决苦的来源,即,学习佛法不能避免怨憎会、恩爱别、所求不得。
苦是学佛者修习佛法的动力来源。对老病死的恐惧是佛陀走向求道之路的根本原因,佛陀一生的努力是为了解决老病死的困扰,后世学佛者也是如此,同样是为了彻底解决老病死的束缚才走向学佛之路。死亡是悬在每一个人头上的利剑,对生的渴望是人的本能,这个本能的力量极为强大,只要能够看到死亡的威胁,那么每个人都能够迸发出超常的精进力量。
六苦之中忧悲恼是心理学中也有相当的表述,这三种苦不仅可以借助佛法来解决,还可以使用心理学方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异同之处,可以有助于这三种苦的解决,还可以增进对佛法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