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勿争:不要和世俗之人,世俗之事相争。
与世勿争,“世”在我这里做世俗之意,何为世俗?并非与利相关皆世俗。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逞凶斗狠、吹牛浮躁、好逸恶劳、五谷不分、人云亦云皆世俗。不要与人争这些世俗之事,甚至这些世俗之事不留于心。
不与世俗争,只与非世俗相争。何为非世俗?可与利相关,也可与利无关。家人相伴、和睦相处、父慈子孝、结交有识之士、观天之道、明德明心、正心修身、依道取财。要为这些非世俗之事。
为何是“勿”争?勿是一定不要,切记不可之意。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社会动物。人的各种情绪和反应都强烈依赖别人的情感输入。好比在马路上开车,自己开车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但不能保证别人就不撞到自己。当遇见加塞、别车、碰撞之时,切记不可与这等世俗之事相争,起无名之火。这些世俗之事可以有多种变化,有多种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理论基础告诉我们,不管对方输入的是负面还是正面的,只要自己是正面的情绪表达,至少会得到50%概率的好结果。如果自己的输出是负面的,那么得到好结果的概率至多是50%。所以与世俗要勿争,因为“争”不能一定保证好的结果。要有积极的态度面对消极的人生的修为。
为何是与己相争?当人生的感悟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会发现,人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自己的贪嗔痴疑慢。所谓的羡慕嫉妒恨都只是自己心里面的魔鬼,与人无关,对社会的不认可,是自己的修为不够。要争的是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修为,自己的心境。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人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有些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有些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世界大战我能解决吗?学会构建自己的能力圈,并且守好自己的能力圈,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永远都处在谦虚的学习态度当中,与自己的那固有的贪嗔痴相争,这才应该是正确的争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