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里陈老太太给孙子和曾孙选媳妇的时候都要着重考察珠绣和娘惹菜。这里的珠绣源于我国的唐朝时期,兴于明清时期,被华侨商人带到菲律宾、马来亚一带,后来成了当地妇女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手工艺。
珠绣从刺绣演变而来,而我国的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类,除此之外,还有陇绣可与四大绣齐名。
陇绣发源于甘肃陇东地区,包括香包、龙凤枕和鞋垫等手工艺品。
说起香包,就不得不提每年五月端午节庆阳的香包节了,每逢此盛会,大街小巷都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精巧漂亮的香包、花线绳儿、小孩子的肚兜和虎头鞋,配上十几二十种中药材配制的香草,具有提神醒脑和养生的功效。当然陇东地区的女孩子自小也会做学做香包,最常做的便是缠粽子,用五彩的丝线和珠子做成粽子来送给亲朋好友或者自己佩戴。
鞋垫和龙凤枕是陇东地区女孩子出嫁的嫁妆里必不可少的东西,绣的越好越多越是被人称赞。每当谁家出嫁女儿,就在院子里支一张桌子将所有绣制的嫁妆摆在上面供人观看,大姑娘儿小媳妇的看着绣品心里暗暗较着劲儿,自己绣的是否比人家好,比人家多。
陇绣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从上小学开始,奶奶便教我描花样儿,学刺绣,一开始绣的是鞋垫儿,别看小小的鞋垫儿,用来送人也是一份不错的心意,鞋垫上的一针一线都是用心绣出来的,没有三五天是绣不好的,贴一张我绣的,这个断断续续绣了好几个月才成。
等绣工练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绣龙凤枕头,这龙凤枕头的刺绣可是排面活儿,如若秀工不过关,是不会让绣枕头的。
今年疫情横行,庆阳市的中医院别出心裁做出一种可对新冠病毒有预防效果的香包,和庆阳的民俗文化相呼应。
只是现在已经很少人去学这门刺绣手艺,手工绣渐渐被机绣代替,少了以前的那种韵味,不免让人觉得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