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加缪说过:“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三月份的最后一篇读书笔记,献给这部大块头的作品。初读时我十分担心这只是一部不入流的科普之作,但是整本读下来,其实我收获颇多。感觉用一篇读书笔记来概括他是不对的,的确会有很多地方需要再读多几次。总之,对我而言,这本书作为哲学的入门之作还是比较容易引起我的兴趣的。
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写哲学家们的奇闻轶事,乍一看会有些不适,以为自己读的是什么不入流的小报。可是后来想到毛姆《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本书,里面对于作者本人的生平描写也是多过于对其作品的品读,便有些释然了。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作为一本哲学的科普之作,要把这一艰难枯燥的学说讲得生动有趣,免不了要加入一些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东西。
我打算把本书再读一遍,然后做一些详细的阅读笔记。但是在那之前,说一说大致的看法。
好像哲学发展之路就是不断地由后者去完善或者推翻前者的学说,到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形而上学的东西没有结论。一切试图用理性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这就让人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似乎哲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大而无用的学科,除了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之外别无它用,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么对于哲学系的学子,或者以哲学为自己终生研究目标的人来说,是否就不存在学以致用这一说法了呢?值得思考
但是哲学不能说完全无用。因为人类总是会时不时地有这样的疑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最开始被这个问题击中是在我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之后,里面的主人公似乎已经一步步失去了自己活着的理由,可是他仍然活着。那让人不经思考活着是否没有意义,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呢?这些问题是大问题,所有的问题,无论关乎天空还是海洋,宇宙还是微生物,与这个问题比起来似乎都变得小了。在这里我想借用一下康德关于“物自体”和“表象”的概念,似乎我们与这个问题之间就隔着一层纱,这层纱不可能被戳破,而在纱外是物自体的世界,我们人类只隐隐约约地透过纱了解到了一点点人生的意义所在。我突然间就明白了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相似之处。艺术家是感性的哲学家。哲学家则是理性的艺术家。艺术家没办法用语言的形式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究极真理(哲学家也没办法),所以他们用艺术的形式,把朦朦胧胧透过纱的一部分感触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本书里面还探讨了对哲学发展影响深刻的两大因子,宗教和科学。宗教试图用科学来捍卫它的地位,其结果必定是徒劳的。因为宗教的核心是相信,而哲学的核心是怀疑。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更有说道了。三两句话说不清楚,我决定再开一篇文章把它们之间的门道好好捋一遍。但是作者最后关于科学的定义让我深受启发。他说,科学就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受实用主义筛选检验的,并且可供证伪,可供怀疑的一门学科。这个定义涉及到了三大主义,每一个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作者这个概括是(我觉得)对科学一个非常好的定义。
其他的不再赘述,待我真正了解了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后再来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