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永正《五重教学之重情趣》读书笔记

于永正《五重教学之重情趣》读书笔记

作者: 擦星星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8-19 17:50 被阅读0次

一重情趣

1.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谢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情趣。我说的情是情感,或者说是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

2.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的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 。

3.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提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进入课堂后,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的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

4.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带在学生的头上。这个方法我赞成 。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我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我喜欢反话正说 ,清楚的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便是伟大 。

5.幽默是老师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

6.把课上的有情有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老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老师人格的作用。” 他强调老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靠影响 。

相关文章

  • 20221031如何做到重情趣?

    如何做到重情趣? ——读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之“重情趣” 摘录: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

  •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之重情趣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重情趣,重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习惯。 重情趣 ...

  • 学习笔记

    于永正老师讲了他主张的“‘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重情趣指语文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要有...

  • ‘五重’教学

    于永正老师讲了他主张的“‘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重情趣指语文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要有...

  • 20201214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1、谈谈你对本节课中“重情趣”的理解。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第一...

  •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今天阅读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方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于老师讲:我们的教育应该...

  • 【寒假读书】读巜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之二

    七律·悟读于永正之重情趣与重感悟 语文教学有真功,情趣经营好课通。 感悟篇篇求实效,分析点点务虚空。 禾苗务必时时...

  • 于永正《五重教学之重情趣》读书笔记

    一重情趣 1.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谢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

  • 美从读中来,趣从画中来,写从练中来

    ——读于永正老师《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有感 1、美从读中来 于老提出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

  • 修改文章1

    有趣的才是无敌的 有感于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之重情趣 鹤壁市山城区第五小学 王瑜 于永正老师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永正《五重教学之重情趣》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ja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