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6如何能做到“情顺万事而无情”(2022.6.29)

166如何能做到“情顺万事而无情”(2022.6.29)

作者: 王嵘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6-30 06:50 被阅读0次

初识《传习录》166第877天

时间: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

志愿:

立志成为一名自省、感恩、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践行者。陪伴好身边人,践行做好身边事。

|当|下|即|未|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第 166条

2、读书践行心得:

《传习录》第 166条(6月27日-7月3日)心得:

原文:

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

“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

个人学习理解:

情顺万事而无情,情顺万事,用《传习录》里的话就是随物见形,遇什么事物即反映什么事物;而无情是指美即现美,丑即现丑,照出的是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加一点点自己的猜测及妄想。

无所住而生其心用我们学的来说,就是指心之本然是中和的,物来即照,而无任何私意杂念。

物来即照也就是不将迎意必,不臆想、不猜测、不妄想、不纠结,恢复心本来的中正,那么“照”自然没有私意。

“情顺万事而无情”是告诉我们心之本然,也就是良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如果能保持良知即心体本然面貌,自然可以做到物来即照而不会夹杂任何私意。

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告诉我们对于做为不是生而知之之人,要想无任何私意依良知而行,那么就必须要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每一件事上克除私心私意,努力做到致良知,达至善。

只有恢复了良知光明,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之时才能无私意的去应对才能恰当的处理。

相关文章

  • 166如何能做到“情顺万事而无情”(2022.6.29)

    初识《传习录》166第877天 时间: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 志愿: 立志成为一名自省、感恩、利他、致良知的印...

  • 2017-05-18

    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 《传习录》摘抄: 答陆原静书(5)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

  • 167《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二)013

    【原文】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46】改变自己,从切实的行动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者,《传...

  • 王阳明《传习录》中166——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

    原文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者,《传习...

  • 2018-06-21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日久生情,情爱而暖,不惜而散。 有情者太多情,没情者太无情。 人有七情,...

  • 平行 平衡

    11.29.2017 如何做到既抽离又深入 如何做到既广泛又专注 如何做到既审慎又坚定 如何做到既释然又共情 如何...

  • 无情?

    所谓无情,仅仅只是针对不同的人。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完全的无情。就像那个毁灭了半个宇宙的灭霸,也会为卡魔拉而伤心流泪,...

  • 心无体

    心无体 安能廓然而大公?莫非物来而顺应。 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 耳无声兮目无色,口无味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6如何能做到“情顺万事而无情”(2022.6.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pz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