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
老子
-
道、气、象:
道是原始混沌,产生万物,没有意志及目的,独立运动的,是有与无的统一。
气起源于道,分化阴阳,是万物的生命。
象是万物的形式,内容,是道和气的客观展现。没有脱离道和气的象。
1.老子肯定了道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对气的决定性作用。这表明道是老子对物质的最高抽象,是物质的本质范畴。道生万物,万物皆有道。另外,老子还否定神秘主义,认为道“象帝之先”、“道法自然”,虽然其是无形、无名的,但是是可以被认知的。可见老子在世界本原及可知性的问题上基本是唯物的。
2.老子所说的气由道产生,分化阴阳,是物质的生命。没有脱离气的物质,万物都是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老子所说的气是对所有物质适用的,而其又是‘阴’、‘阳’的,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所以气应是老子对意识的最高抽象。万物的气,是人对物质的主观映像,这就解释了万物的“生命”的问题,基本上肯定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象不能脱离道、气单独存在,即象不能脱离于物质及意识单独存在。象是老子对物质形式的最高概括。 -
有、无、虚、实: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1.从天地之始看,道是“无”,是无规则的、无限的;从万物之母看,道是“有”,是有规则性、差别和界限。这点颇像是时空的特征,是运动的物质的特征。有无相生,同出异名,即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是无限时空的物质和具象的物质。
2.虚,不是绝对的虚无。虚才能有气的流通;实,即是具体的物象。虚实相生,虚和实是对立统一的,是气是象。 -
美、妙、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圣人为腹不为目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象外之妙、妙不可言
1.首先老子区分了善和美,并承认美和善作为最基本普遍的可区分的主观情感,带出了有无、难易、长短等等的对立。美丑相对,善恶相对,是对立统一的。老子通过这两点对美下了最初的定义,使之成为独立的哲学范畴。但老子对感性艺术基本抱着娱乐的看法,是使人产生欲望(快感)、耳不清目不明的祸因。“圣人为腹不为目”,也就是说,老子从实用角度否定了美。另外老子也反对形式美,认为“信言不美”、“大巧若拙”、“光而不耀”,以至于后世“拙”、“不耀”都成为特殊的美审理想。
2.味,是意味,味无味,即是品赏意味。无味是恬淡的意境,味无味是审美理想,这表明味也是审美实践,是审美的一种形式。
3.妙是道玄,是道的有无相生,但更多的是道在无限性和无规则性上的主观延伸。象外之妙,妙不可言等,都说明了妙在“无”上的倾向,比起具象的物质,其更适用于无限的时空。这也正是妙的美学范畴。
4.从这些美学范畴,可以看出老子古典美学往往不限于概括具体的审美对象及过程的特点,更多的是对整个宇宙的观念,其往往包含有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脱离了当时的宇宙观,就会失去深刻的,丰富的内涵。 -
涤除玄鉴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运动),吾以观复。
宗炳 澄怀味象
庄子 朝彻、见独、游心于物之初
陆机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涤除玄鉴的两层含义:一来道是最高关照,是认知的最终目的。二来认识道需要排除主观欲念及成见,使用虚静的主观意识。
涤除玄鉴给后人留下了认知本原的方法论,后来发展出的澄怀味象,对象从道发展到象,其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物质的认知方法,主观的审美心胸。
孔子
-
仁
克己复礼为仁。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我欲仁,斯仁至矣。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肯定审美和艺术的积极作用,他在审美上的主要思想是美要符合仁,才能对人起到积极的作用。他认为仁是天赋的道德属性,取决于后天的意识修养,主观努力。而孔子对艺术的推崇就在于其对意识修养的积极作用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仅仅是认识什么是仁,爱好仁是不够的,必须对仁产生愉悦的享受,才算是达到了仁的修养。这就要求对仁起一种审美的作用。而这个作用,正是艺术的特殊作用。在这点上,孔子是第一个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学说虽大多入世为政,但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一种审美境界,是人类社会在艺术氛围中的一种和谐境地。 -
美、善、文、质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从韶乐中得到了生理快感无法比拟的审美享受,说韶乐是尽善尽美的,听了武乐却觉得太过刚硬,虽然美但不符合善(仁)。孔子在审美情趣上区分了美和善,但主张美善的统一,脱离了仁善的美,无法得到太大的审美乐趣。所以他强调艺术应该包含道德内容,这里也是把美看作形式,善看作内容,主张形式内容的和谐统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美善的内容与形式在个人修养上的表现,孔子更进一步地用文和质说明。文是文饰,是美,是形式;质即内在,是仁,是内容。文和质的统一,即是美和善的统一。根据这种和谐统一,孔子继而提出了审美标准——“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艺术包含的情感需是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要合乎礼,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总的来说,孔子的审美观点是持着中庸的,和谐的态度的。
以上的美学范畴均是孔子关于美的世界观,大体上是以仁带出了美,主张美善的统一。
-
兴、观、群、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在读诗经的心理态度上,对审美意识做出了初步的归纳。为什么要学诗?或者说为什么要审美?孔子说这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存在的,并不是单纯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艺术欣赏活动即审美心理、审美活动,是多样的,多目的性的社会活动。审美活动不单单包含认识活动,他同时是理性活动,不仅仅是个人活动,更是社会性的活动。
兴观群怨是孔子从人类社会角度给出的审美方法论,不仅是关于为何审美,也是关于如何审美的回答。兴,是感发志意,托物兴辞;观,是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群,是和而不流,群居索之;怨,是怨刺上政,否定流俗。这种看法是受孔子的政治观念所束缚,无论如何,他都认为艺术应该是结合仁(礼)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朱熹在解读这个命题时认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这种看法认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时带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否“乐”,取决于审美主体的道德观念。即人会关注事物特点与自身观念相类似的部分,并通过这种相似将自身与事物联系起来,这样也就使自然事物成为审美客体时具有了道德属性。而孔子认为之所以“乐”,正是因为道德属性的契合。
这是孔子关于人在面对自然景观审美时的心理描述,是一种比德的心理。这样的看法让自然美脱离了纯客观范畴,沾染上人的意识形态成分,从孔子开始,人们对美的物质或意识第一性展开了讨论。现今我们身即山川之时,是否还应该抱有这样的态度呢?我想正常点的应该不会,但在当时的哲学环境下,孔子提出的这种比德观点是备受尊崇的,对后世影响巨大,屈原就是被洗脑的一位,桔颂里句句比德,离骚中字字为乐。
《易传》 ——《系辞传》
-
《易》者象也
1.《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2. 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木,鸿渐于陆,鸿渐于陵
3. 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
4.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5.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系辞传》用“象”这个范畴概括《易》,认为整部《易》都是以形象来表明义理。八卦及六十四卦,法像万物,写万物之形象。卦辞,取于天地阴阳之象;爻辞,取于万物杂象。系辞传的象,是老子的道气象中象的延伸,是老子“象”的模拟、写照、反映。艺术形象是象的主观审美反映,而系辞传的象是单纯的客观反映,是“像”,是审美客体。这便是《系辞传》于审美的价值。此外《易传》借助《易》的框架,建立了一个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易》象是天地万物形象的模拟、写照、反映,如革卦(☱泽在上,☲离在下)和晋卦(☲离在上,☷坤在下)。革是变革之象,是先人观察火烧水,水灭火一类的物象所概括的物象,是矛盾斗争引发的变革之象;晋是上升之象,是先人观察太阳、火焰从大地升起所概括的物象,是欣欣向荣的上升之象。后来卦形符号演变成文字即是革、晋,时至今日依然保留了它们最初的含义。这便是对万物形象的模拟,2中的“鸿渐于干”等都是《易》象中对物的写照。
不仅如此,《易》象在模拟写照的基础上,以形象说明义理。2中的爻辞都是对处以一定状态的客观事物规律的总结。先人并不是像西方那样直接把哲学用枯燥的辩论或对话表现出来,而代之以丰富的物象。这也为《易》象成为审美形象开了正途。
3,4,5是《易》中的爻辞,依次是赋、比、兴的文体。《易》与《诗》相近,已经凝结了文艺创作的原始形式,其对物象的赋比兴,已然可以产生审美意象。这些都说明《易》象已经开始接近审美形象,《系辞传》概括了《易》的世界观,突出了“象”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审美(实践)方法论。 -
立象以尽意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意识是无限的,无法用语言完整表达的,为了见圣人之意,就必须用有限概括无限,用个别表现一般,也就是找出事物的客观规律。《系辞传》认为要尽意最好立象,用个别的物象概括具有相同客观规律的现象。“言”、“意”、“象”在《系辞传》中被规定,并开始被区别联系,最终产生我们所熟知的“意象”。 -
观物取象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余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观物取象给出人们创造审美形象的基本方法,说明了《易》象的来源,并把意识带入到实践中去,再用实践总结新的意识。《系辞传》把这种原始的审美创造(实践)归根于物质,并规定实践的方法途径应是变化发展的,多种多样的,观物不可拘泥,要把握物质整体的象,就要多角度地观,多角度地取。这样的一个方法论影响了后来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等。 -
赋比兴的本义
赋比兴出自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如果比作雕像,风雅颂就是雕像的材料,赋比兴则是雕刻的手法。按照历史上的说法以及个人理解,赋比兴是描写事物的手段,赋是直接的叙述,比是以物拟情,兴是观物感兴。其中的区别体现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并行为赋;先有意识再借物质描写是比;先有物质,后感发出意识为兴。 -
《易传》辩证法
《易传》借助《易》的框架,建立了一个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其中的辩证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辩证法。《易传》认为事物皆有阴阳,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阴阳相冲导致的,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但与后来西方矛盾理论不同的是,《易传》推崇调和阴阳,即事物最高目的是使矛盾双方共存,相辅相成,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或者两败俱伤。这主要是由于《易传》只局限于内部矛盾,对外部矛盾的影响认识不够。
《易传》的辩证法见于美学的部分是阴柔美和刚强美。在其影响下,这两种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调和适中,相辅相成的。刚中带柔,潇洒中有飘逸这种糅合了两个对立面的美成为独特的审美追求,并在随后的书法、绘画、诗、音乐、园林等艺术中颇有发展。中国人对和平的爱好是国际上最根本的,缘其拥有几千年的“中庸”文化底蕴,而这文化底蕴,也是常年的战乱所凝聚的民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