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读书
一个星期读《人间失格》end

一个星期读《人间失格》end

作者: 大城市和小乡村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22:11 被阅读3次

所以读过一本书我会感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吗?从愚昧和懵懂里面显露出来吗?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阅读文字和领会精神从来不是合二为一的。

感动和分析也不是同样的词语。

这一点是今年早些时候才从我的一位朋友身上了解到的。我们经历了大概几次关于电影和观后感的交流,或者说是争论。从她的身上,我发现,当我们去看一部电影,就算鉴赏水平是不同的。或者说不通过各种文学的角度去分析,我那位朋友仍然会从这部电影里得到情感上的反馈。并且,由于她更加全神贯注地投入和代入感,她从电影里得到的情感慰藉远远多于一直在忙着构思观后感的我。

所以,我想说明的是,读一本书不一定要按照它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历史贡献,种种角度去逐条的分析。虽然这是艺术鉴赏的要求。但是,对于离开了学校的我来说,让自己沉浸在《人间失格》带来的悔恨感里,或许能让我获得更多,这应该也是书籍本应该赋予的回馈才对。

我又说到一个词“悔恨感”。这是我在看到叶藏这个人形灰暗的人生之后,第一时间跳到我脑海里的词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

这是只有把自己当做年老叶藏的时候才会感受到的那种回首人生,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的感觉。虽然这种悔恨的感觉必然与叶藏相似又不同。叶藏,作为一个恐惧社会的人,因为懦弱和逃避,把身边的姑娘推开,又或者拖累她们同自己一样受苦,他在最后时刻的真实想法是无法揣测的。但作为阅读的人,回想自己过去曾经因为对社交恐惧而导致失去的机遇,也是能够肤浅地体会到悔恨感的。

没错,我觉得这种“通感”是肤浅的,我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叶藏,更谈不上理解太宰治。我可以长篇大论地去分析叶藏从始至终是出于对人性背后隐藏着的斗争性的恐惧而一步步走向自我放逐的;我也可以去寻找当时日本那种极端又惶惶不可终日的社会氛围去想象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有多少个“叶藏”隐藏在人群中;又或者把视角拉回到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去推测我们是否也会遇见如同叶藏一样的人格。

但是正像我在这篇文字最开始那里所说过的,我认为理解文章背后的各种意义并不是阅读唯一的目的。就像一个年轻人,你不能指望他去谈一谈人生苦短,去日无多。毕竟,朝阳才是他本能地第一反应下去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

  • 一个星期读《人间失格》end

    所以读过一本书我会感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吗?从愚昧和懵懂里面显露出来吗?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阅读文字和领会精神从来不是...

  •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是...

  • 一个旁观者的一生

    ——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指失去做人的资格。按说生而为人,活着便是行驶...

  • 人间失格——读《人间失格》有感

    人间失格,失去了在人间做人的资格。依稀记得日本有同名电影,讲的似乎是校园暴力,与小说内容似乎毫无关系。因未看过电影...

  • 小丑最孤独

    参考书籍:《人间失格》 我读《人间失格》,感到寒冷,特别冷,人如果没有了对人间的眷恋,大概剩下的就是这种寒冷了。 ...

  • 所谓失格——读《人间失格》

    “如果没有明朗的心境,就不要看这本书了”然而放下这本书良久,才想起曾经萦绕耳边的这句话。很久以前便知道太宰治,很久...

  • 读《人间失格》

    读罢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觉得他是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所以尤其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但多数都是些阴暗悲观的东西,当...

  • 读《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这本书应该说是非常出名、普及度很高的一本读物了。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但是看名字一直以为是哲学或者反思人生...

  • 读「人间失格」

    最近,懒惰了些,一天 24 小时,我可能只有六个小时是清醒状态,其余时间都在睡睡睡~~~不过其实,我也在思考一个问...

  • 读《人间失格》

    太宰治的短篇小说,顾名思义,丧失为人的资格。此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星期读《人间失格》en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ym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