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久之前就想买一个 Kindle 了,这个月初男票竟送了一个 2 代 Kindle Paperwhite,至今未刷「多看」系统用了快有 1 个月了,随便扯些有了 Kindle 后的生活不同。
要说对书的热爱,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我们这代人从小便生活在一个「比特世界」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的时代,当我们来到世上之时,遥远的地球另一边的一帮 Geek 们早已将互联网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型,从小接受电视、电脑和网络熏陶的我自是不会像一堆文学家、老人们一样对书有什么特别的喜爱之情。(实际上,我的父母在现今也是很少读书的人了。)像诸多研究报告中所述,我的大部分阅读都是教辅资料,少有的几次算得上真正阅读的大概只有小学时的杨红樱、「哈利波特」系列,中学时的《最小说》作家群(尤其吴忠全、野象小姐)、因苹果神教感染而被我捧为《圣经》一样的《乔布斯传》、偶尔购买的《青年文摘》,其余顶多就是贴吧里为数不多的几次看见的感兴趣的网络小说了。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本来很少看书的人,如很多人说的那样:「你什么时候产生了你有了 Kindle 之后就会多看书的错觉?」不可否认的是我对 Kindle 确实抱有如此的期待:Kindle 可以分流我本来已经被手机蚕食完的空闲时间;更重要的是 Kindle 没有通知,我并不会担心再像手机上那样阅读分分钟被群消息打断的场景。
不知为何最近的我已经没有耐心再像高考前那样痴迷的追番,对 ACG 作品很是提不起劲了,这时想寻些书看看,有一部 Kindle 自然是极好的。当 Kindle 刚刚到手时的兴奋劲过去,虽然无法像一个资深书虫每日抱着书那样抱着 Kindle,却也足够在公交车、地铁、无聊的课上打发时间了,出门在外既节省了手机流量、电量,也比刷新各种社交网络更加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14/43e15a08b4fd4fa1.png)
有趣的是,Kindle 有个叫做「发送至 Kindle」的推送功能。当你发送邮件给专属的邮箱地址,邮件附件则会被转换为 Kindle 格式被 Amazon 推送至你的 Kindle 上,于是这一功能使得 Kindle 有了很多神奇的使用场景:当你需要的书已经在非 Amazon 平台(如豆瓣)上购买过,那么通过推送插件可以让你将他们发送至你的 Kindle 上阅读;当你需要订阅少量新闻源,可以使用订阅服务(如狗耳朵)使得你的 Kindle 每天固定时间都能收到一份为你个人定制的订阅期刊;当你需要使用稍后读,通过 Chrome 插件也可以将你需要稍后读的文章推送至 Kindle。这样一来,对于像我一般本来对 Kindle 的期待只是看书而已的人,这些巧用是出乎意料的。
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发送至 Kindle」推送服务也为使用盗版提供了捷径。当你手头持有 *.mobi 文件时,只需发送到邮箱 Amazon 便会自动转换为 Kindle 格式推送至你的 Kindle 上。
我个人而言并不反对盗版,如「可能吧」在文章《用盗版你就小声点》中所表达出的意见一样,我作为一个财力不足以将自己现在使用的数字内容完全正版化的学生,很多时候不得不使用盗版,我不会像知乎上一堆坚决的正版支持者一样抵制一切盗版行为,但这绝不是盗版正义化的理由,在现在一个我已习惯付费获得内容的状态下,当正版的价格在经济能力之内我一定会尽力购买正版,好的内容值得并且应该得到回报。
而在书的问题上,我是比软件更加倾向于正版的。原本正版电子书的定价往往并不算贵,但在电子书方面正版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排版,更少的错字,以及书籍的后期修订更新,而在各种网站搜集来的盗版多是格式混乱、质量参差的,不得不使用盗版的情况只剩下该书没有电子版或是电子版定价过高了,为了应对这两种情况我注册了一个 mLook 账号。
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我也像一大波人那样将 Kindle 变成压泡面的板砖,但愿能借此多看点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