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的公交设计比较变态,有的线路从乡镇一路过来,穿过市里到达终点,行程2个小时之多,且站与站之前的距离非常近,近到站在这个站牌能看到下一个站牌,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夸张。所以,公交车停停靠靠非常频繁。
那天上班高峰,公交晃晃当当行驶在路上,一男子端抱着看上去有三、四岁的男孩到了后门,我以为他快到站了要下车,谁知他在后门口蹲下去,给小孩在把尿。那小孩就直接尿在了公交车后门下车的台阶踏步上。
我眼睁睁看着那一幕。有心制止。内心挣扎。终究作罢。我猜想他们很早就上了公交车,一路颠簸了两个多小时了,大人便急还可以忍,可以中途下车找家就近的“开封菜”(KFC)出出恭,小孩子忍不了。制止了又能怎样?小孩又不能让尿憋死,大人会觉得你多管闲事。如果那个大人有足够的文明修养环境公德心,就带小孩下车或想办法找个塑料袋或提前在上车前把小孩的吃喝拉撒处理妥当了。
周围的乘客大都视而不见,全然一幅漠然的表情。也许有人如我一样眼睁睁看到那一幕,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懒得管罢了。何况管教别人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我们的传统。所以大陆父母带小孩在香港地铁上随地小便,被制止便在网上兴起波澜,觉得香港人真矫情。
除了公交车上,我还曾在我们家楼道里遇到二、三岁的小孩在楼梯上小便,小女孩由奶奶带着,再走七、八级台阶她们就能回到家里在洗手间解决。那奶奶一定是把楼梯当他们在农村家的院子看待了。对这些原本看不顺眼的事,我已无力指责,也不屑于管。
台湾学者孙隆基就“国人为何随处丢垃圾”问题,曾指出其根源在于“中国人的那种开裆裤式的‘无私’人格。”公交车上给开裆裤男孩把尿的爸爸,楼道里带开裆裤女孩随地小便的奶奶,大街小巷一抓一大把的此类现象,都在培养下一代“随处丢垃圾”的人格。
了解海尔公司发展背景的人都知道海尔最初的管理制度中,有一条“不得随地大小便”,即便现在,在很多地方的街角旮旯的墙壁上,都能看到禁止随地大小便的字样,更有诅咒体如“在此随地大小便者全家死光光”。可见,这种国情如痼疾。
我是心理学学者武志红的一篇文章里看到台湾学者的这个观点的。
一些在大陆普遍存在,在香港与台湾也仍然可以见到的现象——随地吐痰、吐口水、拧鼻涕、当众挖鼻屎、搓身上的老泥、在人群中放屁、吃放时将骨头吐在桌上(在公众食堂则吐在地上)、将公众场所当作随便可以丢垃圾以及倒污水的地方、不守时间、不守规则、没有排队的习惯、对身体的动作失去控制(随处撞人、抖脚)等等——都是在孩提阶段没有训练好的结果。
在人格成长阶段中,口腔期以后,就是肛门期,也就是将婴儿的注意力转向对排泄的训练之上。与西方人比起来,中国父母对孩童的排泄训练很随便。在传统时代,一般让孩子常穿“开裆裤”,可以随时随地大小便,根本不是像西方人那般,训练小孩由自己控制,按时按地大小便,养成有规律的排泄习惯。
其实不止小孩。有一年乘深圳到广州的大巴,也就一个多小时的高速行程吧。车上有个人中午大概没管好自己的嘴,多喝了啤酒,内急,让司机停车。司机说高速路不能停。那人旁边的人就拿了车上的垃圾桶让他在车上方便了,黑社会般要求车上的女性“不要往后看哈!”这种的情形,比小孩子更不堪。作为成年人应该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出现这样的情况,反而指责司机不停车“要憋出人命来”,还好他们是活人不会让尿憋死。
成年人有行为能力,可以将大小便排到对的地方。但因为小时候养成的“随地大小便”习惯,长大后随地扔垃圾也就“很正常”了。
这标题很有“小时偷针,长大偷银”的主观臆断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