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迷迷糊糊的醒来,还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是山东的土炕头?还是杭州的烟雨地?待看清窗外日光后,意识才像是回归了一般想起自己昨晚已经离开了艳阳高照的齐鲁大地,结束了每年秋季这一段回乡探亲的假期。
我悻悻然起身洗漱称重,不得了体重又涨了,这是我每次回乡后的甜蜜负担!婆婆亲手做的猪肉白菜水饺、小油饼、手擀面、排骨包……都是我的心头所好很难戒掉。吃饭时明知应该少吃点面食的我,却总是经不住老人的劝说一口接一口的加餐,好像吃得少会显得东西做的不好,驳了老人的一番好意。(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借口)

这两年儿子因为读书的原因不能随我们一起回乡,婆婆总是显得很感慨,好像亏待了孩子一般。每次做好吃的,总会念叨这个那个都是她孙子最爱吃的东西,可惜不能趁热尝到新鲜出炉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每当我们回杭州时,她都要多包点儿子百吃不厌的白菜猪肉馅水饺,让我们带回来给他解馋。这不今天的早餐,儿子己经早早的惦记上昨晚我带回来的奶奶牌水饺,等着开锅了。

吃完早餐,开始收拾行李,打开行李箱看见一堆红彤彤石榴的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山东老家的那个农家小院。
小院里有一棵公公调养了四十多年的石榴树,一点也不显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绿荫敝日,果实累累。从春季绿油油的石榴枝,到夏季红火火的石榴花,再到秋季沉淀淀的石榴果,都是公公引以为傲的劳动成果。这棵老树就像是公公最好的伙伴,陪伴他读书看报、乘凉闲聊打发时光,每年还会热热闹闹的结上一两百个石榴等着我们回去享用。

公婆家院墙门口还有块方方正正的小菜园,里面满满堂堂的种着萝卜、黄瓜、茄子、香菜、茴香、大葱、青椒、韭菜、苦菜、花菜、紫芸豆……应季的蔬菜应有尽有。公公曾经是老家远近闻名的农林队长,剪枝调叶,整理蔬果是一把好手。公公说这里种的紫芸豆、茴香、苦菜等几个品种的蔬菜是他特意算准了日子培土种下的,正好赶在我们回乡在家的时候可以采摘。为了更健康的食用,菜地里完全没有使用农药,除虫全靠公公亲手抓来解决问题,真是用心良苦!

在家吃饭,婆婆用小院里的茴香和韭菜包了饺子,用紫芸豆做了打卤面,用茄子炸了茄盒,用萝卜腌了小菜,用香菜拌了凉菜,满桌的天然食材,吃到的不只是新鲜还有父辈对子女们的无限关爱。

人有的时候真的很像候鸟,随着季节的变化迁移往返于不同的地方。每年金秋十月的小长假我和老公都约定会回山东农村公婆家探望老人。一来这个时节回乡探亲气候宜人,光照适度,在农村有时水电不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二来这个季节瓜果收获颇丰,有丰富的食材解决老公的乡愁;三是回乡探望老人比接老人来城里长住更顺及老人之意,因为这表示你们愿意接受并参与老人们熟悉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尽到子女的一点赡养义务而己。
关于这最后的一点,是我经历了几年回乡探亲之后的有感而发。老人们总会在于亲朋好友的交谈中看似不经意的谈及儿女们近期又来看望他们了,仿佛那才是最好的礼物。

有首老歌唱得好: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笑容, 带上祝愿,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对于老人而言,无论远近,子女们能带着爱人和孩子经常回乡探望,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才是真孝顺。不要仅仅重视物质上的赡养,那不过是子女们应尽的义务,精神层面的关爱才是做子女应该重视的东西。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人一辈子最怕的事情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敬孝老人宜早不宜迟。能拥抱的时候,请别只是手牵手,能牵手的时候,请别只是肩并肩,能陪伴父母的时候就请好好陪伴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