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你抢过母亲手中的手机,和我说话。
“姐,我的语文考了83.5分”
我觉得这分数并不是很高,为什么她会这么高兴,于是问:“你们班最高分多少?”
“第一名86.5”
“那你不就是第二啦,好棒啊,但我觉得你们语文成绩有点差,我们当时九十多分的就有十几个……”
“姐,刚刚妈妈跟你说的那什么眼光放高点…要看对人……那是什么意思啊?”
那是母亲第一次和我谈到恋爱的事,毕竟妹妹太小,我聪明地打了个圆场“就是说,你还小,要好好读书,等到你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就会遇到更好的朋友伙伴。”我应该是说得不错了,她又问“姐,你跟我买了什么好吃的?”
“松子、夏威夷果、巧克力、薯片……还跟妈妈买了一罐红豆薏米粉”
“wow,姐,你对我太好了啦”
“在家听话啊,少吃零食,等我回来给你带,不说了,我去背书啦”
“嗯,姐姐,我要向你学习”。然后是你的“拜拜”,再也没有哪一次的道别像那天如此心满意足。
对你好,只是因为我是你的姐姐。还记得,你尚在襁褓中的模样,还记得你让人发疯的哭声,还记得你可怜的的脸庞,还记得你每次被欺负的时候,我内心的愤怒足以让我的心跳在一分内150次……“我们的生命先后顺序,在同个温室里,也是存在在这个世界,唯一的唯一”,我们都是彼此的唯一。
越长大,越调皮的你,让我不想做你的姐姐,在初三的时候,你经常把我惹哭,然后在母亲的责生中表现得特别不理解,“我只是想跟你玩,没有要打扰你写作业”。我知道,你还是如此地依赖我,因为我扶着你走路,抱着你去二伯家玩,背着你去田地,给你买各种零食,教你英语和古诗……因为要中考,我很少陪伴你,你开始有了不习惯。很多次,我故意把吃的给其他的小朋友,来表明你是个坏蛋,我可以很耐心地给别人讲数学题目,对你只会说“脑袋长着干嘛的”……很多很多次,渐渐地,你开始怕我,但还是在上街的时候,让父亲买两份面包,买两份鸡爪,买两支笔……等着我每个月回家,那短暂的假期。
“姐,你咋不出去玩,我记得你以前总是和我一起去玩的”高中的时候,这句话成了你的口头禅;
“姐,我要挨着你坐,我要和你吃的一样,姐,又在抄歌词,那我出去玩啦,待会就回来,要等着我一起洗澡”,大学了,你比我想象的还要独立,知道我玩手机是为了打字,为了我的文学梦,你不再打扰我,还学会了保护我。在小朋友来找你玩的时候,你轻声地说:“走,我们出去玩。”
一次又一次,听到小学的老师在你面前提起我的事。那个不负责任的语文老师,跟你说“你姐什么都会,你看你,看着你模仿的表情,我觉得很好笑,还不忘损你,“谁叫你笨呢””。心里还是对那个教了我三年的语文老师充满了感激,一日为师,终生受益。还有我喜欢的英语老师我,教了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尤其英语,是三年级的启明灯,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或许,对英语的喜爱就是在那个时候埋下了一颗种子。教我的表妹,表妹来我家教她写作业的时候,说了这个事。我欣喜地问了一下全过程,满足了一下虚荣心。五年级的时候,陪父亲上街,遇到了老师,两个大人说着话,我怯弱弱地站在父亲的身后,听到了老师的厚望“这孩子不错,以后会有……”。后来由于高考,我再也不敢上前和他打一声招呼。
今天在简书上看到了一个哥哥写给妹妹的信《愿你无需太阳,也能发光》,哥哥是一个步入社会的文艺青年渐入中年,妹妹应该是像我一样在象牙塔读书的学生。
“妹妹,我们都在学着长大,希望变成自己心目中的大人。这些年,“不将就”似乎成为你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宣言。当所有人被困在现实边缘,选择妥协时,我希望你有权利对自己“Say NO”。
妹妹,原来这世间诸多烦恼和忧虑,都不过是沧海桑田的一栗。在岁月长河的大浪淘沙里,是何等的渺小与不堪。但你要学会苦中作乐,一路繁花似锦,一路高亢激昂。
妹妹,原来这个世界是那么荒诞离奇的。在阶级分化的当下,矛盾与斗争总是不谋而合,牺牲品多数是在摇摆不定中,沉默无言的支持者。但你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我希望你能为捍卫自己的权益而发声。”这是哥哥在凌晨四点给妹妹的心声。文章的结尾是《无问西东》的旁白:““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幸好,你还未长大,还是一张稚嫩的脸,这社会太大,我愿意你的童年慢慢地走,毕竟,儿时的快乐是一辈子的财富。回不去,忘不掉,影响着余生。在该笑的时候大声地笑,在委屈的时候,放生地哭,眼泪本来就是要落在地上的,为什么要烂在心里。
现在我写的这篇文章,给我最想保护的你,在我未来生命之旅,愿和你同手同脚地走下去。
网友评论
从来都很羡慕别人家的姐姐,但更明白,此生无缘遇见这样的姐姐,那就让自己真真实实做一回别人家的姐姐,只对你,好吗?
祝你们姐妹情真意浓,幸福常相伴,快乐永相随。
祝你们越来越好❤
现在觉得要对她好,谢谢你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