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动挨打的皇帝朱见深,只想一生舒舒服服,不用做决定,不需动用权力,天天看看淫书搞搞长生不老仙丹,就算是一生功德圆满了。(想想现在好多人都是如此)于是,朝廷内部乌烟瘴气,唯有一人王恕,成了一股清流。民间传说: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他不仅像雷锋,还像一个盯着群臣和皇帝的监控。其他人不想干活,天天寻开心,找空子捞外块,反正皇帝老子也不管。而他,一个人勤勤恳恳,我行我素,只求问心无愧。大朝之上,人人不愿意进言,反正不说也没人逼我说,说了还得罪人。唯独他,从头到尾说了11年,最后皇帝嫌他烦了,把他派去喝西北风。可是,他仍然不放弃写奏折这个通道,兢兢业业写了10年,痛批各种不良风气。到71岁,皇帝受不了他,把他打发回了老家。
我本也以为这么老了,没骂出个什么名堂,看来骂人也要看对象,不是个对的人,就少说废话,闭上嘴巴更好。然而,很多时候你身边的人也像古时候的皇帝一样,不是能想换就换的。更多像是过去错误选择的结果,后果得自己承担。
弘治元年,这位老臣73岁,被一代明君重新器重,终于让他几十年修成的骂功,得以发挥重要价值。没过多久,就把成化年间的“垃圾废物一扫而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以,看到不顺眼的,持续开骂是最佳选择,摆明态度,在自己实力还不允许的时候,不动气,只动嘴,天天进言。总有一天,当财政兵部大权都在握时,这些持续的努力一定会派上用场。
知道对待孩子,需要有多一些耐心,那就天天嘚吧嘚;知道对待身体,要多些克制和锻炼,那就像个幽灵一般,让你的话语成为萦绕他们头顶的紧箍咒;知道家庭稳定靠的是持续的上进,而不是整天坐等馅饼,那就每天碎碎念,至少让一部分信念变成他们的听力词汇…
这样的骂功,需要的是内心的笃定和对情绪的控制,否则,王恕老先生也没法活到七老八十了,还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要是容易放弃,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也不可能骂那么久。要是容易动怒,在没等到机会到来前,自己已经活活气死了。
不得不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