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咨询转化,客服会想尽办法要线索。
最常见的,就是访客想要的,给,但又不全给。
比如:
- XX多少钱?
- XX现在有优惠,您留个电话给您详细介绍下。
或者:
- 可以介绍下XX么?
- 可以的亲,您是手机看的么?打字不方便,您留个微信,咱们语音聊吧。
但是有的时候,直接索要线索,也是可以的。
因为只要保证流量的精准度,也就是确保了需求的强度,在页面没有诱导、欺骗的前提下,访客点击对话,其沟通意愿的强度是很高的。
以前公司有个客服MM,就“三板斧”:
- 您是要了解XX么?
- 您的行业说下。
- 您留个电话,我让XX经理给您详细介绍下。
有时候比较忙,甚至只说第三句。
只有访客表明不愿意留电话时,她才会根据访客的问题、页面的内容,多打几个字进行“补刀”,但最后一定是:想要详细的介绍,请留电话。
虽然“三板斧”简单粗暴,但她的线索率在客服中一直是最高的:客服考核指标75%,她往往能达到85%甚至90%。
按照当时的年度目标,平均每天的有效线索量需要140条以上,受淡旺季影响,旺季平均要200条以上。
加上排班、换班的原因,有时一整天只有一个客服,而客服还需要做咨询表、录CRM、线索分派到各销售团队、因线索问题和各个销售团队撕逼、应付大量的广告和同行……时间还是很紧凑的。
所以为了效率,最后每个客服都改用了“三板斧+补刀”话术。
不过,上述这种情况太少见了,纯属个例。
是在公司有一定知名度,客服充分了解产品、竞品,流量足够精准,并且页面解决了信任问题的前提下实现的。
而且,是经过多人、长期测试才最终确定全面使用。
如果复杂的话术无法搞定访客,也可以简单粗暴一点,直接要,或许转化能好很多。
提醒下,上面的“三板斧”不要照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比如其中的第1、2句,就是根据公司产品的特殊性,同时为了体现专业性,而设计的。
出于稳妥考虑,还是建议循序渐进,从了解产品、竞品、客户开始,逐步优化流量、页面、客服,扎扎实实的提高转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