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16317/14b321bb7ea137e7.jpeg)
今天打开微博,惊看到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女士去世,默默地在心里向她致敬,感谢她当年为《西游记》付出那么多精力心血。
还记得当年,爸爸看完一张报纸,说给我们听:“《西游记》拍好电视剧了,竟然用了600万了。导演还是个女导演。”
600万当时听起来是一个大数目,但用在电视剧制作上,已经是很省了。
很快,《西游记》开始在电视上亮相。过了一年,我家买好了电视机,每到《西游记》重播时,小小的客厅里,便挤满了老老小小。家里人连同邻居都瞪大了眼睛,从序曲一直看到字幕结束,还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早早在电视机前等待,看很多类似“省优、部优、葛优”的广告。
这是第一次,我们看到了唐僧师徒的真人版非舞台装形象。在这之前,一般是通过连环画和动画片,获得《西游记》人物的卡通抽象印象。真人版形象,人物的爱恨情仇,表达得更鲜明,与观众更相通。
在大部份中国人脑海里,有关《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基本是以86版作为正宗母本了。之后拍的版本,在形象设计方面,看得顺不顺眼,大体也是与86版比较的结果。这就是经典。
重播3000次后,我们依然没有审美疲劳。下一代,再下一代,还要看下去。
知道《西游记》拍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还是这十年内的事。导演和演员笑谈当年一人分饰多角、全组都是搬运工、工资低日子清贫等等,都让人赞叹当年摄制组的敬业精神。就像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样,历经艰难曲折,路在脚下,辛苦行到最终制作完成,呈现给我们这样一部经典影视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6317/97583f52a861f721.jpg)
这么多版本下来,我们说起《西游记》,想到的还是86版。
这么多演员下来,我们说起孙悟空,想到的还是六小龄童。
这么多导演下来,我们说起那个呕心沥血矢志不移拍完作品还淡薄名利的人,想到的还是杨洁导演。
一个人智勇发挥到极致,竟能给那么多人带去快乐。
如今,您走了,留下的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真正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您在如来面前,也能成佛。
万物生,成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