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散文杂文随笔精选录
“准中年”的反思【之三】一斑与全豹

“准中年”的反思【之三】一斑与全豹

作者: 最美的禅意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8:54 被阅读112次
梦梵随笔

        近来事务杂乱,虽有章法,却还是觉得有些混乱。很多人应当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所在的单位,一年到头,该忙的时候忙了,该忙的人忙了,该乱的也乱了,坐下盘点,好像也没什么记忆深刻、重要的事情。

        我是这样想的,这两年,小到一个单位, 无论公私,都疲于应付,特别是赶车的和拉车的那几苗人,刹车一直不好使,干活犯错,无事无错,平日里喊着容错,追责问责时板子应声砸头。再看看干活滴,胖的哼哼瘦的也哼哼,人人都焦虑自己的付出、得到、处境、明天。还有,一些貌似忠良、堪比能臣的高人其实都在重动作的同时充分运用辩证法糊弄上、忽悠下,年长一些的用这都是命来敷衍,中年一点的用没依没靠来交代,年轻一点的用且行且熬来度日。没错,特别是最后这一点的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

        大到一个国家,我们的文明史相比古希腊遥不可及,点睛之处唯言“不断档”。我们的封建历程较西方多国年份最长,人家机枪大炮咱还舞刀弄棒,若不是孙先生缔造共和,毛主席追求真理,恐怕……。而今,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整体素质、创新核心仍为短板,同时还有信仰“空和乱”、思想“杂和陈”,行动“软和装”等问题。然而,大家茶余饭后,把现今所有的问题归结在体制机制、文化环境、人口众多、底子薄弱上,更有甚者,吃着低保、挣着养老、看着医保却破口胡言。

        其实,一个单位的运行和整个国家的状态基本同步,同时,从一个单位的生态更能延伸到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这也是本文题目的缘由。

        我是真的担忧,真的替古人担忧。国家是一个个单位组成,单位是一个个独立的人组成,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丰衣足食却在指指点点,明明看到问题却与己无关,貌似聪明自保,却着实蠢的可笑,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道理全都抛之九霄了。

        要我说,今日之象与体制机制无关,因为从制度设计来看,我认为全世界也没有中国这样科学、高瞻远瞩的,即举国之力办大事,也点滴不漏抓民生,我本人更是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坚信不疑。与社会文化更是无关,我泱泱中华,儒家经典传承至今,要是有问题,小日本子、韩国棒子这些比我们还重视、相信、传承中华文化的国家怕是早就阴沟翻船了。同时,今日之象与人口多底子薄也关系不大,论人口密度、土地贫瘠,咱定难排前列。相反,正是因为体制机制,才有了经济建设的成就。因为文化基础,才有了团结共识的局面。因为人口众多,才有了层出不穷的领军人物。

        今日之象,我同意一个观点,那就是思维模式的混乱。

        前几天和两个兄弟聊天,聊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现下各行各业,顶级阶层已然筑牢,肯努力者,不外乎一条路:机遇找你、高人指点、小人监督、个人努力。请注意,这是有先后顺序的。细想,这确实没什么太大的毛病。除了极少数高精尖端的人以外,绝大多数职场这就是铁律。更加要命的是,除了机遇(命数)最为重要以外,兄弟们都认为高人首当其冲,后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高人有更好的“体验感”。这样的思维模式恐怕可以放在很多人的身上都不为过吧。

        所以说思维模式混乱,我认为不过分。这不是社会的混乱,而是我们自身思维混乱。这样的混乱包含着认识模糊、人云亦云,也包含着靠天吃饭、碰撞运气,还包含着自我解脱、推卸责任。

        原因是什么,我没想好。但听过一个说法,那就是我们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思维零件中包罗万象,就是没有形而上学这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较真问底的思维方法。

        想来我大概也是这样一个人,自诩优盘,崇尚实用主义,一遇磕绊迅速找出一大堆原因,反正不怨自己。工作中不说先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应该干成什么样子,只是纵向听、横向比,不想冒尖、绝不垫底,定个样式、画个流程。

        我想,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实用主义当道,多数人都不去深究为什么,不去深究该怎么干,只是一味地看中眼前,对付当下。

        又有人说,我们保守,保守吗?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一系列西方节日,咱是全学会了,可人家是真过,是为信仰而过,而我们,只是为过而过,地道的四不像。如此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开放程度,却没有学到西方人那些简单、认真、专注、较真的普通思维方法。

        我总想着,从自己做起,求真较真,并影响自己的下一代,希望他们在我这个年龄不把得失推到别人身上。

        电话响了,和兄弟相聚,不写了。大约这才是最快乐的,大约也只有和兄弟们才能一同分享这愚笨的想法。

相关文章

  • “准中年”的反思【之三】一斑与全豹

    近来事务杂乱,虽有章法,却还是觉得有些混乱。很多人应当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所在的单位,一年到头,该忙的时候...

  • 小宁提醒自己

    其实不是这样的 人说 窥一斑知全豹 哪能呢 凭一斑而判断全豹的模样 难免以偏概全 …… 时常提醒自己 千万不要因主...

  • 慢慢懂

    观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 触景生情

    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观落叶而知深秋见轻佻而知荡F…这一斑这落叶这轻佻就是景,那全豹那深秋那D妇便是生的情。 情这东西...

  • 借一斑以窥全豹 以一目尽传精神

  • 见微知著的联想类比

    局部(部分)与整体是辩证范畴。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蛛丝马迹或微小的见到整体。看到海面上...

  • 2020-08-12 岂止两个西瓜

    岂止两个西瓜 管窥一斑,可见全豹,箕子忧纣王为象箸而终致商亡的故事,有...

  • 一斑还是一豹

    生活中有时会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时刻,你很想计较,但是对别人来说那不过一斑而已。 比如今晚和狗腿游戏,匹配了三个队友...

  • 传习录第二十四天

    智慧的人,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想必与阳明先生所说的人心是天,渊有异曲同工之妙。阳明先生的不可道眼前天是昭...

  • 窥一斑而知全豹:数理统计

    数理统计的任务是根据可观察的样本反过来推断总体的性质; 推断的工具是统计量,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是个随机变量; 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准中年”的反思【之三】一斑与全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p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