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问我:“你说鞋子,衣服是不是根本没必要买那贵的?”
我说我是这么觉得的。
我说:“任何一件衣服或者一双鞋子超过三百我就觉得贵了,三百多的衣服心里得哆嗦一下,超四百可能就不会考虑。”
朋友说,那大衣呢?
我大衣也没有买过很贵的,基本都是两百多,质量没有多好,穿着还算舒服,穿着好看就行。
在我所有的衣服里面,就只有两件外套超过这个价格。一件是因为发小结婚,我去当伴娘,因为天气很冷,想买个可以搭礼服的外套。那天晚上我在步行街逛了很久,只看到一件羔羊绒外套看着合适,材质好又漂亮,五百多块钱,我犹豫很久买了。但是因为当时在深圳,这衣服也只有过年回家才能穿几天。另一件是我老公给我买的一件羽绒服,花了一千,我觉得太贵,他说第一次跟我回家得给我买件好衣服。但也没穿过两回,常年挂在老家的衣柜里面。
衣服和鞋子,对我来说只要穿着舒适,好看就行。买那么贵于我只是浪费钱。
我朋友说我物欲很低,除了吃,似乎都不会花大钱,去一个城市,也只是去书店逛逛,而别人都喜欢逛商场。
我对名牌也没有欲望,从来没有过,无论自己的薪资水平是高还是低的时候。
我之前上班,每天上下班背着个电脑,我嫌电脑包太丑,于是找朋友推荐托特包。她二话不说给我推荐了蔻驰,我一看价格至少三千立马拒绝了。她说女人总得有一个奢侈品,我说我不需要。后来翻遍了购物软件,大多都要两三百,我还是觉得划不来,最后买了个十几块的帆布袋,背着心里也美美的。
别人的薪资水平提高的时候,物质水平也会随着提高,但我好像没有多大改变,可能就是更舍得去吃了,我会在我所在的城市搜寻各种好吃的,吃,就是我的欲望。
我被朋友吐槽过,“衣服不舍得买,护肤品不舍得买,你就不能对自己好点?等你老的那天有你哭的”
我曾被我妈嫌弃过,“你身上那件衣服穿了那么久,还不扔?还不去买新衣服?”
我不明白,不买衣服,不买打牌护肤品,怎么就是对自己不好了,怎么就不爱自己了?
我不买衣服,一方面是觉得现在的衣服穿着挺舒服,另一方面我也懒得去逛街,淘宝买衣服又怕买的不合适,所以干脆不买。
我的护肤品满足我最基础的护肤需求,不需要去追求大牌。
女性被定义的太多了,要瘦要美,要精致,所以大家都去学化妆,穿搭,买奢侈品,好像这样就是爱自己。但我现在觉得这些都只不过是取悦自己的手段,如果是你喜欢的,你就去做,不喜欢也没必要强求。只希望所有你做的,都是为了取悦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女人该成为的样子。
前段时间,我妹妹说去看心理医生了,我看诊断单子里面有一条,对自己穿衣和仪态焦虑。我妹妹是很漂亮的女孩子,我都会忍不住偷偷看她,我就觉得她怎么都好看。可是她却对穿衣焦虑,这是担心别人对她衣着的评价?那着装到底是为了取悦自己还是别人?
前段时间搬家收拾屋子,看着扔出来不要的衣服和物品堆满了客厅和过道,我觉得这地上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了我的一份罪恶,为什么会制造那么多垃圾?人的生活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疯狂买买买之后,也只不过被遗忘在某一个角落。
我跟老公约定,以后非必要不添实物。
这次到昆明,我没有为我过来买多余的东西,牙杯用我老公的,牙刷是上次他出差住酒店顺的,用矿泉水瓶接水喝,后来发现桶装水那个压水泵出水不方便,就买了一个碗,既可以喝水也可以装水果。因为天气热不再穿丝袜,我买了一双袜子,每天晚上把袜子洗了,第二天就干了可以穿。
我在尝试着更加低物欲的生活,却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品质降低了。因为本来生活就很简单,只不过根据各种需求或者说跟着别人的需求,而慢慢地多了很多非必需的东西,其实不过都是生活费佐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