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爸爸妈妈带着米米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一部电影——《千与千寻》,而这部电影可谓是动画界金字塔尖的明珠。从立意、人设、画面、音乐,到剧情发展,在爸爸心中剧场版动画是排名前五的。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艺术之美,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极具弹性,不同人可以从同一作品中抓取到最符合自己当下心境或者价值观的意义。讲到《千与千寻》,网上很多评论的关注点都在于“一个女孩的成长史“、”千寻与白龙的感情”、“无脸男的悲剧”…等等。而爸爸今天想给你讲述的,是爸爸从这部电影里面看到的最耀眼的光芒,也是贯穿整个电影始终并且推动电影发展最核心的元素——无私的善良。
首先让我们来细数一下这推动剧情一步步推进的“善良”吧。
……
这就是我从部电影里看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善良的人会被上天恩宠,也会快乐一生。
为什么爸爸希望你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从你自身意义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善良能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意义。
善良是什么?爸爸认为初阶的善良就是不伤害,也就是不传播负能量。因为宇宙其中一个最大的底层逻辑就是能量守恒。当你传播伤害时,相当于向这个宇宙抛出了一个负能量,这个负能量是不会消失的,必定以某种途径大概率反弹到你身上。例如你语言攻击/讥讽了你的朋友,这个能量在你朋友心中是不会消失的,它必定以某种方式传播开来。比如她会反击你,不会反击你也会怀恨在心,不会怀恨在心也会对你产生了负面印象。而且一句坏话可能需要10句好话(正能量)才能缓和,注意是缓和不是抵消。不仅仅是能量守恒,负能量还会导致情绪感染,也就是你传递了负能量,被传递负能量的人感染了你的负能量情绪,从而发生恶性循环,极端情况会让整个环境都变成负能量环境。并且心理学里面有一个现象叫自发性特质转移,人们会以你说的话推断出你的人格特质。比如说你说某个人是“笨蛋”,那样周围的听众会觉得你就是个“笨蛋”。所以按照佛家的话说,就是要修得身口意三业清静,口业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高阶的善良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向社会主动散播正能量,影响并感染他人。由于能量守恒和情绪感染,你传播出去的正能量也必定会以某种形式泽被到你身上,而且这种正能量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最终也会被温暖和爱包围。按照心理学来说就是互惠原理和公平等价原理;按照哲学来说就是奉献才能够找寻到人生的意义,找寻到自身的价值——你在生命中所得到的,在你死后带不走,而你在生命中所付出的,将会永存于世间。以爸爸来说,爸爸的人生终极意义就是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人生价值不在于拥有,在于付出。拥有无私的奉献,你将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别人,最终塑造更美好的环境;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一段话就足以诠释无私的奉献:“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外物总会消散,而善良是永恒的。
当然说到这里,爸爸引申另一个宇宙运行的底层逻辑给你:凡事要抓住永恒不变的东西。当你在时间上面临家庭与工作的抉择时,不要二选一,要选择你的初心和原则;当你选择爱人时,请爱上她你最看重的人格品质;当你想要通过金钱、地位博取他人认同获得安全感时,STOP!你要因这世上拥有独一无二品质的你而感到自豪,请认同自己内在独一无二的品质,因为这样的品质,你一直都值得被爱!(当然,一个人自己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又牵涉到童年养育的问题,足够自爱来源于父母的无条件关注。缺少它,孩子就会变成电影中缺爱的无脸男,走向以外部资源为导向获取认同的不良人格状态,并且这种原生家庭的雷一定会在亲密关系中爆炸。)
而米米该如何行善呢?爸爸认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非功利性的行善。千万不要去为了求善果而去行善。这种功利性的善良最终落脚点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行善初衷就是化解我执,这样反而加深了我执。我执加深,就会有求不得的苦楚。也就是如果总是报以得善果为目的,你就是在求,在求就是有期望,如果善果迟迟未来,你就会非常痛苦和焦虑。无私的善良就是永远以他人为中心,为他人施加温暖,慢慢走向无我,就会获得内心的快乐愉悦。
而且这种善良最好是不为人知的善良,而不是广而告之的善良。道理还是跟上面是一样的,行善若总想着去广而告之,善良又变成了求关注求认同的把戏。
今天说这么多,米米你慢慢消化吧。有不清楚的,来问爸爸。或许等你能看懂这篇文章,爸爸又有了新的认识。下次见!
2019.6.30起笔
2019.7.4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