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润泽的雨露对于花朵有多重要。
那么天真,好奇,满怀希望的眼睛对于孩子就有多重要。
孩子的眼睛从什么时候开始暗淡下来的呢?
在他见识了大人的世故和焦躁!
多少人感叹: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多少人哀鸣: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
长大了。
责任多了,压力大了。摸爬滚打,感觉生活不易。
累!身累,心累。想要逃避,想要放松甚至是放肆,想要发泄甚至是发疯。
面对责任和压力,烦躁、无奈、逃避。 这些情绪我们都认为是正常的。但是我们有木有想过——那真的正常吗?权且说正常吧,不过这种状况即使在成年人当中,也是——不理想的!
强调一遍:这不理想。
千万不要把面对压力时的这种消极状态认为是应该如此的。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愉快、自信、充满热情地去承担责任!
理想还是要有的,也许不能100%的实现,但最起码知道方向该怎么走。
当然生活的确并不容易!
挣钱不容易。不挣钱更不容易!
消费不断升级,水涨船高,可以预见的花费越来越多。
即便是生活不容易,但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呢?
很多人在此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刚才提到的,把面对压力时的种种负面情绪看作是正常的,其实这不完全正常。
第二个错误也是非常让人遗憾的错误,就是我们把我们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
许多人是不是会跟孩子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呀,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好大学,连个好工作都找不到啊。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得受累一辈子。
是不是会跟孩子说:你看看xx家的xx,人家学习怎么就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让孩子焦虑,然后,希望用焦虑逼迫孩子去努力。 但常常事与愿违。
用焦虑逼迫孩子努力的办法不能说一定毫无作用。但这种做法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就是,孩子在面对责任,面对任务,面对需要努力的事情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烦、累、想逃避。这种感觉如果将来在孩子成年之后,自己不会化解,有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这才是悲哀所在。
在这种情绪之下,孩子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就难了。即便是获得了世俗眼光中所谓的成功,他也并不容易获得幸福。
世俗当中的成功跟幸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幸福的两大基石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伊壁鸠鲁)
我们反观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不少都是肉体有痛苦,灵魂很纷扰。
真正的成功人士是这样的:
他们出于对事业的热爱不断奋进,出于对亲情的热爱全情呵护,出于对自己的热爱而过健康的生活。
只有以热爱为动力的成功,才能获得幸福。
而以焦虑为动力的成功,很多时候只是出了一口恶气。然后,继续焦虑。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用焦虑的压力逼迫孩子努力的时候。我们最不希望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我们的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真正的起跑线,并不完全是给孩子提供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你的理念,和情绪基调。
所以不要过早地毁掉孩子的天真,让他觉得有责任的生活很苦很苦。
要让他学会热爱,热爱童年的游戏,热爱自己的身体,热爱学到的知识,热爱自然,热爱星空。更重要的是,让他热爱长大,热爱长大之后的生活。
嗯,我知道,问题来了!
孩子就是不努力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耐心引导。
如果没有作用,再试试另外一个答案:用有效的办法,耐心引导。
孩子理解不了那么多道理,孩子的心灵经不住那么多的鞭挞。
所以,希望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唯有这一条路——
用有效的办法,耐心引导。
一时找不到有效的办法。那就,耐心找。正确的办法有很多,就在你的爱中,你的心里。
但不正确的办法倒是有一个标志:当你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感到气急败坏的时候,其实是你自己的欲望没有被满足。这时一定要警惕,要耐下心来。不然你就错了!
所有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学会热爱,并感受到成长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