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实实读书

作者: 飞舞的微辰 | 来源:发表于2019-09-16 23:57 被阅读0次

读《院士思维》是聆听科技大师的教诲,读《聆听:外语界前辈的声音》则是一窥语言大师的思想,不同的还有,这本书是对话体,主要是对15位德高望重的外语界教授的访谈记录。

本周要推荐的书籍就是《聆听:外语界前辈的声音》,对英语不感兴趣也可以看看,因为读书、做学问的道理是相通的。

例如,关于读书和思考,潘文国教授的建议只有一句话,要“多读勤思”。“多读”是基础,“勤思”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跳板,创新的起点,另外关于“多读”,他说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广泛读,知识面越宽,做学问的基础越扎实。第二要读经典,经典总能常读常新,而且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启发和感受。概论和通史作为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只能作为“导游图”和“敲门砖”,不能把它当作知识和学问本身。第三要做笔记,还要读笔记,做笔记的笔记。《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思”的过程就是《中庸》里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包括“学、思、行” 三个阶段。

惭愧,今天因为这本书才知道“学而时习之”的“习”不是“复习”,而是“实践”。除了是中学语文课本的误导之外,还有自己的孤陋寡闻。

果真要像潘教授说的,“老老实实读书”,像我这种没读过几本经典的人,还天天写作,脸皮真的很厚。但还是要写,不写不知道读书少。

国学大师黄侃说,五十之前不著书。他所看的经、史、语言文学诸书,反复读数十遍,熟悉到能脱口而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仍不轻易下笔。他的国学大师的地位是因为他侄子整理了他的读书笔记,编著成书。

大师不轻易写文,我等蝼蚁,却喜欢班门弄斧。黄侃说“中国学问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

希望自己在班门弄斧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忘记大师所说的学问之道:“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最近有些迷茫和浮躁,刚好看到这本书上引用的《大学》里的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见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潘教授的解释是:“要懂得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定力,有了定力才能静,有了“静”以后才有“安、虑、得”,“安、虑、得”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实”字,“安”就是老老实实地安心读书,“虑”就是切切实实地认真思考,“得”就是实实在在地“学有所得”。

.

迷茫和浮躁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目标且读书少。

另附今日教训:不要跟垃圾人吵架,一激动,被情绪带着,自己也容易变成垃圾。被骂被说,忍一时海阔天空。也终于知道《老师·好》电影中苗老师被冤枉时为啥忍气吞声了,跟不讲道理的人是讲不清道理的,反驳就是浪费生命。

相关文章

  • 老老实实读书

    读《院士思维》是聆听科技大师的教诲,读《聆听:外语界前辈的声音》则是一窥语言大师的思想,不同的还有,这本书是对话体...

  • 老老实实地读书,才是正道

    别老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多读书,读经典,老老实实,笨笨地去读,才是正道。 别求什么技巧,别求什么速读。什么一年能读...

  • 老老实实的教会学生读书

    肖培东老师说“语文课就是要老老实实的教会学生读书。” 今天看了肖老师的课堂实录收获颇多。 一、方法引领。 肖老师在...

  • 老老实实的教会学生读书

    三、适时的引导 肖老师的课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导”,通过不断的引导使课堂推进深度和厚度。在《美丽的颜色》教学...

  • 【一起来读书】小岛开通啦!

    欢迎各位来到「一起来读书」小岛。 加入这个小岛,你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啦~ 每天你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读书打卡。 ...

  • 2021-01-20 《超级转化率》信任状和畅销好评

    还是老老实实早上起来读书吧。认真读书,认真吸收。然后把事情做好。 承诺兑现 承诺兑现是让我们对某种商品产生轻度信任...

  • 2016年6月11日(这日记是要终结了吗?)

    暑假里写日记的心情逐日递减。这日记是要终结了吗? 答案是:NO! 不读书不能读书,不写字不会写字。该老老实实讲的话...

  • 老老实实学习  学英语数学

    老老实实学英语 数学 老老实实做事 考研 努力赚钱

  •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作文

    ——写在简书日更第十四天 陪女儿上完兴趣班路过“素匠 泰茶”,突然想起来,这个好像是个网红茶。 我问女儿,这是网红...

  • 老老实实

    社会从什么时候变了,老老实实的学习读书,最后得到一个无奈的结局 如果不会送礼和阿谀奉承,连工作都保不了 老师说写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老实实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fq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