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给陈永仁一次机会,他会拒绝卧底任务吗?
很难说。至少他在答应前,内心会更加挣扎,因为他整整经历了十年痛苦的卧底生涯,一点也不光彩。除了打打杀杀,就是贩毒分赃,终日奔波,精神压力之大,近乎崩溃。游离在绝望边缘的他,一次次向黄志诚发出愤怒的抗议,可是黄志诚始终都没有给他解脱的机会,没有还他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培养这样一个卧底实在太不容易了。
同为卧底,刘建明有着足够光鲜的外表。做一个假设,如果给陈永仁机会,他绝不会同意和刘建明交换人生。因此,只有刘建明想和陈永仁交换的想法,陈永仁不会有这个念头。原因在于,陈永仁是为正义而战,他是高尚的。可是这个假设没有道理,逻辑不合理,不能信服。
刘建明说他想做个好人,这说明坏人也是复杂的,他们有想做好人的念头。但是刘建明不是林冲,毕飞宇先生说林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体制内工作人员,他不过就想做个公务员,在公检法单位尽心尽职做一辈子的普通人,却被逼上梁山成了警察们的敌人,林冲是值得同情的人,这是被迫的,是体制的压力造成个人命运的不公平。刘建明起初是被坏人安排进入警察局做卧底的,尽管他可能有无数想做好人的念头,可是他从开始就是个坏人,是警察的敌人,他的公开身份不是他真实的身份。我可以断言他有机会选择做个好人,而不是到最后杀了韩琛才有机会。无论影片有没有表现,从常理判断也一定有,因为他所做的事的后果是反人类的,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内心必定会摇摆,会犹豫,会痛苦。所以即使他再无能为力,只要他想做个好人,他还有最终的绝招——自杀。人有自杀的机会与权利,没有人能阻挡个体做这件事。但是由于故事正常发展下来了,所以刘建明这么些年来,只是个坏人,他甚至都没有精神负罪感,只是巧妙地游离在危险的边缘,一旦得手,他大舒一口气。若是失败,也能全身脱困安全退出。
没有人愿意做刘建明,这是我看完影片的第一反应。可是谁又能保证呢,刘建明的生活实在不差,如果没有陈永仁给他女友寄那份秘密录音带,我想他的生活会更好。但是人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深入内心。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最高主义,但是会有底线。刘建明的底线是没有的,他也没有主义。无论他在警察局做的多么好,他能做到多高的职位,他的主义也绝不会是法律的公平正义,因为他在违法犯罪;他也没有底线,因为他的所为将导致更多人失去健康、失去生命、失去一切……这样的人是痛苦的,一旦他的良知被唤醒。
且不论原因,刘建明确确实实想做个好人了,所以他也残酷地赶尽杀绝。他一手策划了韩琛的死,一枪毙命,这种老大对他来说毫无情份,因为这个老大是坏人,是该死的人,为了自己,刘建明借以正义之手杀了他。尽管讽刺,可是他迎来了最好的机会。百密一疏,陈永仁看穿了他的虚伪,于是刘建明删了陈永仁的档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建明这时候是痛苦的,他不想这样,他在天台上说想做个好人也是真实的想法,这时候的他无比诚实。
陈永仁为什么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当然不能,他过了多么糟糕的卧底生涯,他有主义有底线,他代表的是正义啊!他要证明正义永不迟到。他还得报仇,他要报黄志诚的仇,他们之间可不是猜忌怀疑,他们之间是近乎父子的深厚情谊。可是他亲眼目睹了黄志诚的死,惨不忍睹的死。因此陈永仁不肯妥协,这种近乎自杀式的反抗与刘建明形成了鲜明对比,陈永仁乐观看待自己现状,这确确实实是宁死不屈的精神了,一旦刘建明删除他的档案,那他的真实身份永远不被认同,他只能是个坏人。
陈永仁是高尚的,刘建明是卑鄙的。北岛有诗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除了物质与肉体,人还有精神与灵魂。陈永仁是一个伟大的个体,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是为了给普通大众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自我牺牲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这样的英雄都值得尊重。于是我反问自己,我愿意做一个陈永仁吗?
我痛苦了,沉默了。是的,我打心底尊敬英雄,渴望自己也能成为英雄。然而,渴望与尊敬并不代表愿意与接受。陈永仁为了自己的高尚,被现实无情地折磨,宛如炼狱般的生活使得他无比焦虑,几乎分裂的精神状态把他变成一个不能正常控制自己的人,于是他也只能求助心理医生。由于身份认同上的焦虑不安,他走在天堂与地狱的边缘,天堂说那是你真正的家,可地狱说你生活在这里。陈永仁心中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事业,正是内心对正义的坚贞让他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信念。可是现实生活时时刻刻抵抗陈永仁的高尚,现实让卑鄙小人也能得意忘形,甚至于陈永仁要帮助这些卑鄙的人得意。高尚与卑鄙在他心里剧烈地碰撞。“我”究竟是不是个好人。
陈永仁死了,故事结束的恰当好处,他在生前没有得到真正的身份认同。无论导演有意无意,这种身份认同的焦虑都影射了港人的焦虑,这种不安全感始终蔓延在港澳台三地……
很久以前,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刘建明活的很糟糕,而陈永仁死得伟大。一个念头出来了,我愿意做陈永仁,为了心中的最高主义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然而我在前文写的,是我的焦虑与不安,是我从生活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后的迷惘。的确,陈永仁有高尚的一面,但是所谓的高尚并不意味着能为生活提供活下去的面包。现实生活中陈永仁所做的一切是卑鄙的,完完全全违背了他内心的正义立场。因此所产生的撕裂感会使人缺乏生存的意义,这就导致生活的无意义感。
陈永仁绝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普罗大众。刘建明也一样。现实中的人永远徘徊在撕裂的边缘,生活的无秩序与不确定始终搅和着人世泥潭。陈永仁选择了坚守,更多人选择了放弃与遗忘。刘建明最后想起来了,他大概也后悔了,可是他或许仍旧会忘记。人就是这么简单的动物,所以才会走生命的捷径。可是谁知道呢,这一条捷径有没有走稳呢?一味地害怕也不是办法,毕竟,人这么短的一生,错过或者多走了冤枉路岂不是很可惜。
选择陈永仁还是刘建明随你定,毕竟佛说受身无间者以长存,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