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相声的艺术之源——《相声溯源》读后
《相声溯源》这本书,是探讨相声源流的权威著作,对于相声艺术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相声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它以轻松“说笑”的形式传达出发人深省的严肃内涵。这是一本探讨相声艺术之源的学术著作,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对相声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渊源与区别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考证。全书共分四章,以说、学、逗、唱为纲,对相声艺术的这四种因素追根溯源。主要作者侯宝林是极负盛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相声界的一代宗师。在演出之外,他还非常注重相声艺术的理论研究。他的几位合作作者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都是国内著名曲艺理论家。
相声这个词,的确由来已久,在不同的时期写法不同。它最早见于汉代的《风俗通义》,写出来是形象的象,生动的生。到宋代,象生这个词已经是专门指口技之类的滑稽表演了,它经常与“学”和“乔”连用,读成学象生或者乔象生。乔就是乔装改扮的乔字。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种发音相近的写法,其中,也包括今天的“相声”这两个字。《相声溯源》对这类词进行了考证,证明它们虽然写法各异,但指向的都是同一个对象。
相声演员喜欢对观众普及行业的一些知识,最常说的就是“相声有说、学、逗、唱这四门功课”。实际上,“说学逗唱”只是对口头经验的总结,并不能算科学分类。既不能完全概括相声的内容,也不能说明相声的表现形式。本书的几位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说学逗唱”是约定俗成的系统,即便是侯宝林,也不能让全行业再重新建立理论体系了。所以,全书的结构,还是分四章,按四门功课分类,在文艺史上分别寻找对应资料。
传统相声界有句术语叫“万象归春”,“春”就是江湖行话里的“说”。它的含义就是,相声表演的一切,都要归结到说上。所谓“说”,不只是我们熟悉的“绕口令”“贯口”这类表现形式。它是相声表演的基础,是演员和观众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说”的形式定义了相声,它决定了相声的属性。确认相声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不是戏剧表演形式。“逗”在形式上,是各种逗笑技巧,也就是行话里的“抖包袱”。在本质上,“逗”是指相声的喜剧风格,它可以把相声从其他说唱艺术里区分出来。比如,相声和评书的区别,就在于始终保持“逗”的风格。
至于“学”和“唱”,是相声舞台表演中的两种重要手段。作为手段,它们的地位就远远不如“说”和“逗”了。“学”的内容,主要是学口技、学方言、学市井叫卖等等。早期的“唱”,是专门指唱民间俗曲小调,主要追求韵味和声音动听,比如太平歌词和双簧。后来,增加了对戏曲的学唱,这称为“杂学唱”。在相声表演体系里,学和唱的技术,必须为“逗”的喜剧效果服务,也就是为“抖包袱”服务。不管学唱得多么惟妙惟肖,必须得通过“歪唱”之类的手法,实现逗笑的功能才行。如果脱离了“说”的统领,孤立地学唱,那就是口技或戏曲表演了。
排列好四门功课的关系,就可以超出“相貌的相,声音的声”这种解词法,对相声形成具体印象了:从特征上判断,相声是喜剧风格的语言艺术;从艺术的基本轮廓来说,“说”和“逗”是它最重要的因素。“说”的目的是为了“逗”,“逗”又通过“说”的方式来表现。
相声没有充分的史料,是因为民间艺术不入正史。如果资料不翔实就认定不存在,那对很多民间文化都没法研究了。这本《相声溯源》用了一个比较明智的方式,解决了这个资料难题,就是不只寻找关于相声的直接记载,也对相声的各类主要元素进行追溯。毕竟,相声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口头幽默文学,那些“说”和“逗”的传统,不可能是在一夜之间,由一个人创造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漫长复杂的形成过程。
以民间表演的形式出现的“说话”艺术,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在周代典籍里,就有关于盲艺人的记载;之后的宫廷和贵族家庭里,都蓄养了负责搞笑的弄臣和俳优,各有逗人发笑的说话技巧。到了唐代,民间已经形成了以“说话”为主的表演,有了固定的喜剧技巧。至于相声的“底”,也就是最后那个大包袱,是受了评书演员“留扣子”的影响。留扣子,就是在每段的最后留一个悬念不讲,这是吸引听众再来听的技巧。
相声教学里,有个原则叫“不能说糊涂相声”。就是说,要弄清楚每句台词的意义和预期效果。对一个高度自律的演员来说,不只是该让观众笑的台词,必须要让观众笑;不该让观众笑的时候,随便加逗笑的零碎包袱,破坏了整体节奏,也是错误的。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分辨当代相声行业中的一些混乱现象。
在一个艺术行当里,要有这样的贡献和传承地位,要为听众带来这种境界的艺术享受,才能称为表演大师。现代相声来自于清末的相声复兴。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影响今天的大师级人物是张寿臣、侯宝林、马三立和刘宝瑞。他们艺术成就各异,但都有开宗立派的贡献。今天相声界的拜师习俗由来已久,有很多现实原因,简而言之,就是和艺术水平没有必然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