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方式,只能靠自己

作者: 君羊的小宇宙 | 来源:发表于2015-11-05 22:06 被阅读392次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甚至不知道阿德勒是谁,可在我读完推荐序和目录之后,我便毫不犹豫的要分享力荐。倘若你在书中看到“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感到自己的生活离幸福越来越远”等似乎人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和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答案并试图翻出解决途径的问题时,当你在推荐序中读到“阿德勒心理学,就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是不是就开始决定购入这本由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编著的《被讨厌的勇气》,并迫不及待要开启一探究竟模式?

    如果是,我想我就没有必要在接下来的文字里试图把文中囊括的所有内容精简呈现,因为书中采用的哲人与青年对话体的形式已经是最好的能够身临其境的方式。如果不是,希望接下来对自身的剖析能够让你重生起阅读的欲望。

    对哲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认识从初中开始就隐约可见,凡是学生必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物老师时不时要提到心理学范畴的内容。到了高中、大学开始对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开始产生困惑,试图通过书籍找寻出口,大学图书馆成了我翻看心理学类书籍的圣地,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最终未能给我留下什么可借鉴的知识,一点是不懂得读书的顺序,晦涩难懂;一点是未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半途而废。就跟早前写投资理财文章里的研究投资类书籍一样的情况,未有成效。

    囫囵吞枣的结果倒是也知道了哲学领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心理学领域的弗洛伊德、荣格,却未曾知晓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书中称之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文中哲人是研究希腊哲学的,但他提到了“另一种哲学”,即“阿德勒心理学”,这让我更有兴趣往下深究,一门与哲学思想藕断丝连的心理学。

    一、基于“人是可以改变的”前提,目的论与原因论的对决

    人是可以改变的,这点大家都毋庸置疑,基于以上事实,阿德勒提出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而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其实已经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常人的潜意识里。

    如果在咖啡厅被撒了一腿的咖啡,你自然认为是产生愤怒的情绪进而大发雷霆,而在目的论看来其实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住撒你一腿咖啡的人,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你制造了愤怒这种感情。如果当下正好你上级领导打电话过来,那么你便会很快收气自己的愤怒,语气变柔和,不是么?所谓愤怒其实是可放可收的,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主动权,除此之外,合理沟通交流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秉性和性格、生活方式其实也都是可以选择的,只要下定决心改变。可未来是难以预测的,选择改变自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变得更好或则更差,不安感袭来,虽然对现状会有诸多不满,可人们总是更愿意选择保持现状,这样更安心轻松。所以当你身边出现一个要想把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并为之付出行动和努力的人,那么一定是一个勇气可嘉的人。人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环境或者曾经历的过去,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二、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们常常会有自卑感或者优越感,会不知不觉陷入与他人做比较的怪圈中,有时候甚至会讨厌自己,而这一切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哲人提到,讨厌自己的原因是太惧怕人际关系,你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这种感觉是在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比较的人,也就不存在自卑感或者优越感。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而主观性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自己主观决定,进行选择。

    每个人的价值都建立在社会意识之上,只要有社会,价值问题最终也会追溯到人际关系上。这里不得不提到社会竞争关系,人们总是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如果站在竞争的角度思考人际关系,那么必然自卑感会随之而来,并且很难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自己也很难幸福。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

    在文中哲人提到为什么会把别人看成敌人而不是伙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来直面你的“人生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一个个体想要做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必须要克服人生三大课题。人们总是会用各种人生谎言来逃避课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

    三、把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你便获得自由

    书中哲人提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那么课题分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缓和变好的入口。

    生活中,我们做一件事情,总是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在意他人的评价,甚至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他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当有一天你做到了,那么你便自由了!我们搬运一个书中的例子,父母总是会以各种期待来要求孩子需要好好学习或者需要做这个,不该做那个,无论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并与孩子建立信赖关系,做一个“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的人。

    有朋友告诉我,说我做事认真负责,但却总是想要为他人负责任,这样看来其实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范畴的内容若想要贯彻到生活中,其实很难,因为一旦把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就很难迅速分辨出哪些是合理哪些是不合理。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哲人如是说。所以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多么时髦的说法呀!但千万不要因此故意讨人讨厌,这样便会陷入另一个人生谎言中,情节严重依旧是在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所以我认为阿德勒心理学存在一个很微妙的度的问题。

    四、在共同体感觉中寻找个体归属感,幸福如期而至

    分离课题之后,也许大家会觉得自己的事情已经百分百不受他人干涉,同时自己也不受他人干涉,非常自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作为个体,必须依存社会而在,那么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便是共同体感觉。那什么是共同体感觉呢?当你开始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找到归属感,即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书中说到共同体感觉如何起步,让我想到了佛家思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当你开始慢慢的会去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而不是考虑“他能给我带来什么”的时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了。人只有付出了,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拥有归属感,需要靠自己。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阿德勒心理学里的共同体不纯粹是你和我、社会团体、国家等,还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宇宙。人们总是不知不觉陷入纵向关系中,即上下级关系、高低关系等,而不是横向关系、平等关系,基于横向关系上的鼓励,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能够让人获得勇气;当人们觉得自己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才可以在有价值里获得勇气;有勇气之后折回前面,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幸福。

    五、改变自己,从活在当下做起

    如何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从而建立共同体感觉呢?书中指出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不做赘述,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从大学开始就会听到要做十年规划、五年规划,不然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本书中哲人提出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而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而无论当下过着怎样的生活,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的引导之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

    不论我们当下有着什么样子的生活方式,只要有想变得更好的勇气,那么就去做,积少成多,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只有自己才有能力改变自己不喜欢的状态。

    大家在简书上可以投稿  训练营的专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生活方式,只能靠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lc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