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共读经典,体悟人生。
同读《金刚经》,共习八段锦。
感觉:和平--喜悦—憧憬(中国教育)
一、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1、本自具足
“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解读: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愍心,名为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着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
五眼六神通。五眼是本体的功能,人人本自具足。
肉眼:观而不评,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不会被长时间的遮蔽,给意识留空让阳光、觉性透出来。从行为看到动机、感受和需要,就真正看到了自己。
让自己跟自己的距离等于自己跟别人的距离。修心、修行,越修越打开限制,回归无限,意识层级越高。佛是无限意识,处于意识不受任何限制的状态,故五眼六神通自显。礼一切众生即是礼佛。三维以上肉眼无法见。一切经典都在唤醒本心。
面对生活中的课题,每天抽出时间练习觉。打坐、走路、吃饭、方便、读书(端身正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般觉在前偏好,觉察觉知,觉在后偏负听觉视觉。
【知行合一】觉,本自具足。每天抽出时间练习觉。带着觉察生活,打坐、走路、吃饭、方便(方便禅)、说话、读书(端身正意)、骑车等中练习觉察,成为觉,即无限。
2、无相才会无限
“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 解读:一粒沙即一佛世界。众生皆有无数的心数、妄念,对应着无数的平行宇宙。心数虽多,总名妄心。识得妄心非心,是名为心,此心即是真心、常心、佛心。非心就是妄心,是本体的内容。心只有两种,真心和妄心,识妄后,真也不要,只有觉。如来的无限觉,觉本无限。 真心无相,无相才会无限,如同照性。
觉性,不用努力找,因为本自具足,一找即失,因为一找,便离开了中和、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吵架就是妄心在争执。生活案例:自发抢救单位被水淹的木地板。不指望就不
指责。我的选择,就是我的事,知行合一。爱一旦分公私就受限,自作自受。吃葡萄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过犹不及,每个当下,做了不该做的,把该做的做过头了,或是该做的没做,都会住色生心,被挂碍,失去中和。
【知行合一】真心无相,警醒于真相,无住生活,过犹不及,中和而行。
3、心安当下
“所以者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解读: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已过,追寻无有处所。现在心不可得者,真心无相,凭何得见。未来心不可得者,本无可得,习气已尽,更不复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为佛、觉,当下即可回归无限。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是内容,觉本自不动、无限,唯觉而已。处在觉中,就不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别了。
真相层面,瞬间就是永恒,当下即是一切、永恒。
不用得,因为本来就有,想失也失不去。
【知行合一】本自具足,本无所得。当下即是一切、永恒。心安当下,随感而应。
二、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解读:七宝之福,不能成就佛果菩提,所以说无,因为其无量数限,故名曰多,如能超过,即不说多也。
吃自助餐付钱多少是表象,造的、浪费的都是耗自己的福。做的善就是为自己积的福,当一辈子的好人,难道吃亏吗?难受就是声如洪钟的大觉在提醒自己。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一世因缘,得福甚多!布施:善等于福。布善得福,表面上作善利人,本质上自己得福。
实相上善福同源一体,无人我之分。
做善得福不是最终目的,终极的目的是觉醒。觉如果是千里的目标,福就是路上的资粮。福德对觉醒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好处,只有用于觉才有用。目标为清净心、觉。不明心为善可能得福,也可能造业,离觉万里。
【知行合一】任何有限的福德与无限的觉醒相比都等于零。明心见性,成己成人。
三、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1、清净心、清净行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解读:佛意恐众生不见法身,但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辉,以为如来真身。为遣此迷,特发此问。徒爱如来三十二相,内不行三十二净行,即非具足色身。不爱如来色相,能自持清净行,亦得名具足色身也。
破色相身相。勿说色身不是佛,也是佛的果相,勿做断灭解,只是佛的呈现形式之一,不是佛。无论修行不修行,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都是应该的。
具足色身的本质是清净心、清净行。所有的相都是教学工具,觉醒开悟的外缘。
六度波罗蜜:6条可到彼岸的路;无次第,1即6,6即1,每个都包含其余5个。
【知行合一】所有的相都是觉醒开悟的资源。让身心始终处中和的状态,饮食作息合度,清净心、清净行。
2、安身立命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解读:如来者,即无相法身是也。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之。慧眼明彻,我人等相不生,正智光明常照,是名诸相具足。慧眼:意识层级达到后见到的。
我是因,我的心是因,内在动机是因,是一切。
所有负性情绪均是旧记忆被触发,疗愈后旧记忆的遮蔽即会去除,再遇到类似的缘,不取于相,即可如如不动。无四相即是如来境界,达到佛的意识状态,与佛合一,为己授记。决定轮回的是六根,觉醒还是靠六根,觉当下的状态,不取于相。因执相故痛,要离苦得乐必须以相为突破口。身心灵必须同时完成使命,走向生命觉醒,才会安心、永恒。
王羲之追求超越,对灵性永恒的呼唤,把自己逼成了书圣。链接A《兰亭序》
《楞严经》迷时叫藏识海,悟了叫如来藏。
【知行合一】身心灵必须同时完成使命,走向生命觉醒,才会安身立命。牢记使命,全面修习。
A.《兰亭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