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英文:wedge、peg、prelude),读音为xiē zi,汉语词语,指一端平厚、一端扁锐的竹木片,多用于插入榫缝或空隙中,起固定或堵塞作用,也指戏曲、小说的引子,还比喻插进去的人或事物。例句有“嵌入一个楔子就可纠正误差”。[1]
相关句子有“水底下早钻起三四百水军,尽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滚入船里来”,出自《水浒传》。[2]
学习,没有止境。这个词楔子。读“歇子”(同音)。
在水浒传里也有被引用,是船尾的楔子,一拔就漏水咯,要沉船咯……
而在罗振宇先生《文明》的演讲中,他在开篇也有一段楔子,则是所讲述内容的引子,前瞻。
生活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还要加强学习,处处留心,去粗取精是也!
——力 2024年2月29日 甲辰年正月二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