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⑦:不断更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⑦:不断更新

作者: 笔墨之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8-18 09:26 被阅读0次

    假如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锯一棵树已辛苦工作了5个小时,筋疲力尽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

    “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

    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01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

    1.身体层面

    身体层面是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

    2.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是人的本质、核心和对价值体系的坚持,是生活中非常私人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

    作家阿瑟·戈登曾描述他个人精神重建的亲身经历。

    有一段时间他感觉人生乏味,意志消沉,灵感枯竭。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不得不求教于医生。经检查身体,一切正常,医生便建议他做一次精神之旅——到幼年时最喜爱的地点度一天假。可以进食,但禁止说话、阅读、写作或听收音机。然后医生开了四张处方,嘱咐他分别在9点、12点、下午3点及6点拆开。

    第二天,戈登如约来到最心爱的海滩,打开第一张处方,上面写着“仔细聆听”。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难道医生疯了不成?我岂能连续呆坐3小时?但戈登仍遵医嘱,耐心地四下倾听。他听到海浪声、鸟声,不久又发现起初未注意的许多声音。一遍聆听,一边想起小时候大海教给他的耐心、尊重及万物息息相关等观念。他逐渐听到往日熟悉的声音,也听出沉寂,心中逐渐平静下来。

    中午,他打开第二张处方:“设法回头。”

    “回头什么呢?”也许是童年,也许是往日美好的时光。于是他开始从记忆中挖掘点点滴滴的乐事,设法回忆每个细节,心中渐渐升起3一股温暖的感觉。

    下午3点钟,戈登打开第三张处方,前两张并不难办到,这一张“检讨动机”却不容易。起初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追求成功、受人肯定与安全感的驱使下,他不得不采取某些举动。可是再一细想,这些动机并不怎么正当,或许这正是他陷入低潮的原因。回顾过去愉快满足的生活,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他写道:

    我突然领悟到,动机不正,诸事不顺。不论邮差、美发师、保险推销员或家庭主妇,只要自认为是为人服务,都能把工作做好。弱势为了私利,就不能如此成功。这是不变的真理。

    到了下午6点,第四张处方很简单:“把忧愁埋进沙子里。”他贵在沙滩上,用贝壳碎片写了几个字,然后转身离去,头也不回。因为他知道,潮水会涌上来。

    3.智力层面

    智力层面的更新主要靠教育,借此不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开阔视野。有时需要借助课堂教学或系统的学习计划。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并非如此,积极处世的人有能力摸索出无数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养成定期阅读优秀作品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

    磨砺心智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写作。通过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明晰、准确和连贯。

    4.社会/情感层面

    生活中社会层面和情感层面之所以紧密相连,是因为我们的情感生活首先源自并体现于他人的关系,但并不限于此。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

    这便是真正的快乐,即被用于一个你自认为是有力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成为一种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私的、精神不正常和牢骚满腹的傻瓜,抱怨世界不让你幸福。我的看法是:我的生命属于整个社会,只要我活着,我就要为它奉献我所能做的一切,这是我的荣幸。希望在我去世时,我能为社会耗尽自己的一切,因为我越努力工作,就会获得越久,余额为生活本身而感到快乐。在我看来,生活并不是短暂的烛光。它是一支辉煌的火炬,我不仅现在举着它,而且要在传给后人之前,让它尽可能燃烧得更明亮。

    N.艾尔登·坦纳曾经说过:“服务是我们向允许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特权交纳的租金。”服务的途径有多种。不论是属于教会还是组织,每度过一天,我们都应以无条件的爱,至少为另一个人服务。

    02

    改变他人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面小镜子,反映出身边人的想法、判断和模式,每个人都从镜中获知自己在周围人眼中的形象,而社会之镜是由周围人的舆论、认知和思维决定的。作为相互依赖关系的一分子,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即自己是社会的大镜子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选择清晰而真实地反映出他人的形象,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模式,成为讲原则、懂判断、独立自主、有价值的个体。知足心态让我们意识到,反映他人的正面形象并不会贬低我们自己,反而会使我们更强大,因为它增加了我们与其他积极主动者有效交往的机会。

    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却有另一个人相信你,他会改变你,这不是人生的重大转变吗?

    反过来,你不是也可以反映并肯定别人的正面形象吗?设想有人正在社会的镜子的引导下日益颓废和消沉,这时候你表现出了对他们的信任,移情聆听他们的谈话,处处为他们着想,不去开脱他们所应负的责任,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处世,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在你的帮助下振作起来。就自我实现的预言而言,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

    在英国的一所学校里,有一台电脑意外地出现了程序错误,结果在登记学习成绩时,把一个“优等生”班记录成了“差生”班,把一个“差生”班记录成了“优等生”班。这份报告是每年开学时决定教师对学生看法的首要参考。

    当校方终于在五个半月之后发现这一错误时,决定不向任何人透露情况,并再次对这些孩子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优等生”的智商测试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因为别人都把他们当作头脑愚笨、不合作、难以管教的学生——教师的想法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不过,所谓的“差生”的成绩却有所提高,因为他们被当作聪明的学生对待,教师的热情、希望、乐观态度和兴奋心情都反映出对这些学生的极高期望和评价。

    校方问这些教师,开学初的几个星期情况如何,他们答道:“不知怎么回事,我们的方法不奏效,所以只好改变。”既然电脑信息显示这些孩子是聪明的,那么如果进展不顺,就一定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所以这些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改进方法,在自己的影响圈内做出努力。事实证明,表面上的学习障碍其实是教师的死板僵化造成的。

    03

    螺旋式上升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稳定而卓越的进步,还必须考虑到人类的独特天赋——良知,它指引着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用斯塔尔夫人的话说就是:“良知的声音如此微弱,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淹没;但又如此清晰,不可能被误解。”

    良知是一种天赋,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背离了正确的原则,然后引导我们向这些原则靠拢。

    哈马舍尔德说过:“把玩内心兽性的人,早晚会变成真正的野兽;整天弄虚作假的人,终将失去获得真理的权利;暴虐成性的人,头脑的判断力会日益减退。如果真的要保持花园整洁,就不能让杂草有立足之地。

    一旦具备了自我意识,我们就必须选择需要遵循的目标与院长厄,否则就如真空杯慢慢填满一样,自我意识存在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并卒子红消失,而我们就会变成只为生存和繁衍而活着的行尸走肉。这个层次上的人只是在“生存”,而不是“生活”,这种被动消极的状态会让人们意识不到内心深藏和有待开发的独特潜质。

    修身励志没有捷径。收获法则始终发挥着支配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多也不少。公正的法则也不可动摇,我们越是靠近正确的原则,就越能对事情做出明智的判断,我们的思路也就越清晰明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⑦:不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xd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