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颇具名声的福师大的博导,读了开头的一部分就觉得深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一些经典文本,将学术的深奥与明了的教育表达融为一体,使我这样的读者能够读懂,并且感受到醍醐灌顶。
摘出一些让我颇有感悟的观点内容。
1.从《背影》中看出的美学问题
发现父子之爱的真正特点: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确实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渗透着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人性。
并且看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现实的学生经历相契合,更发觉教师在其中的重要性。
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之间的隔膜,是一个重大难题,但,并不是不可沟通的,只有具有深邃的认知图式的教师才能得心应手,构建起历史经典文本和当代青少年精神这巨大的跨度之间的桥梁。
孙绍振的特点就是将高端的语文(语言文学)学术和切实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有趣又有用的教学模式,于我而言是深深受益的。
这又让我想到了前些天看到的一个采访视频,同样北大毕业的后又留在北大当教授的一枚“青椒”,提到一个观点,学术最后都是要指向教育的,我是非常认同的,并非因为我本身是学教育出身,而是理清楚了其中的逻辑关系。学术研究首先是从以前的“历史”开始,经过大量的训练,最后达到的程度一定是创新,而这个创新就是指向“当下”和“未来”的(尤其侧重后者),“未来”又从何而来呢?当然是从未来的栋梁——学生而来,于是将学术研究的目的指向了学生(教育),这也是最终归宿。而这并非是一种循环往复的发展,而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进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育者如何做好教育却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2.《愚公移山》的多元解读
在《愚公移山》的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发散思维,但是多元解读不等于随意解读,任何解读都是要以文本为中心的。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容易走偏。并且现代的风气颇有一种读者主体性高扬的态势。(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读者接受,可见一斑)
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自由的,应该是以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而这种多元解读,是应该以一元为基础的。多元解读,不能以歪曲特定历史内涵为代价。
3.《咏雪》中哪种比喻更好
通常的比喻有三种:
第一种,是两个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共同点;
第二种,是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异点;
第三种,把相同与相异点统一起来。
后两种是比喻中的特殊类型,在修辞学上叫作“较喻”。
比喻有两个基本要素:
首先,从客观上来说,本体和喻体必须在根本上、整体上有质的不同;
其次,在局部上有共同之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女如云”,形容美女之多。
首先“美女”和“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很容易,我们不会将“美女”和“云”混淆;
其次才是相同之处,“美女”和“云”一样都很多、很密集。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窥见比喻的两个基本要素,并且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的,这是我们平常很容易忽略的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