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500字散文
【每周读本书】202321《重新定义父母》:一套心理养育体系,教

【每周读本书】202321《重新定义父母》:一套心理养育体系,教

作者: 麦田的鸽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21:18 被阅读0次

健康的人格,是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的需求,被拒绝时没有羞耻感;敢于拒绝别人,拒绝后没有内疚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在被人需要的时候尽可能帮助别人,不会过分消耗自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去帮助别人。也不会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地帮助别人,不管别人是否需要。

日期:2023年5月27日

书籍名称:《重新定义父母》

作者:默薇

一、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1、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生理发育、认知智力发育都很重视,但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问题存在很大缺失。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一生的成长分为九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并且每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是层层递进、关联的过程。越是生命的最初期,父母的陪伴和满足对孩子一生的人格形成作用越大,上一个年龄阶段心理养育的缺失,很可能造成后续的心理问题。

本书从心理学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社会现状,分析孩子出现叛逆、厌学等问题的根源,对父母的岗位职责、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心理养育的目标做了全新的解释,系统介绍了每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发育规律、特点和任务,提出了适用于中国父母的 “53321”心理养育体系方法,解读了心理养育的8个误区。

每一个孩子都有天然的生命力和学习力,有自身的特质和发展规律。作为父母,首先自身要有稳定的人格,尊重孩子生长的规律,觉察孩子的需求,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尊重和满足,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才能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2、53321心理养育体系——

心理养育的5个方面:学习状态、手机游戏、生活习惯、性格养成、社交关系

心理养育的3类客体:父母、重要他人及兴趣爱好

建立亲子关系的3个方法:放手、界限、破除限制性信念

给孩子补充心理养分的2个技巧:肯定认可和无条件满足

排泄心理垃圾的1个原则:无条件接纳

二、书中哪些内容让我有共鸣/欣喜/喜欢?

1、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模式,形成潜意识,成年后,孩子会把和父母的互动方式固化在心中,遇到挫折时,就会启动这种潜意识的全自动程序。

2、投射:一个人成年后和外界打交道的方式,就是他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打交道的模式,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3、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有稳定的人格,比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更重要。

4、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更不是把孩子教育成是实现父母目标的工具。

5、家庭是孩子的心理"子宫“,亲子关系是心理养育的”脐带“。

6、心理垃圾(愤怒、恐惧、沮丧、悲伤):

孩子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和负面情绪,这些都隐藏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是无形的。父母通过和孩子的互动、日常陪伴,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识别出他的心理需求和情绪排泄需求。然后通过语言和行动回应、满足孩子、帮助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排泄“心理垃圾”,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健康的负面情绪排泄系统。

谁的问题是负责。拥有问题的人,就拥有解决问题的权利,其他人不得插手。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也需要界限,也需要澄清这个问题是谁的问题,谁在这件事困扰,谁要负责任。孩子的问题,父母就站在帮助者位置。也有问题需要孩子和父母协商解决。

做真实而真诚的父母。挫折教育不是认为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我们可以拒绝孩子。父母也可以有情绪,朝孩子发火。

7、正是孩子的问题,让父母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养育了一遍自己,是孩子让父母找到了自我。

8、不是孩子幸福了,父母才能幸福,而是父母幸福了,孩子才敢幸福。

9、孩子的五类心理需求:

1)安全感(情感需求)

2)尊重、亲密、温暖(关系需求)

3)快乐、美好、自由(情感需求)

4)价值感(攻击性需求、生存需求)

5)成就感(自恋需求)

10、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竞争力是天生就有的,并不是父母后天培养和激发出来的,学习动力是孩子攻击性的释放。

11、”问诊式“沟通:解决归属权属于孩子的问题:

1)提问(确认孩子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或者问题的根源)

2)多听少说(搞不清状况时尽量不说话)

3)非常专注地听,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4)在心里默默分析,从表面症状分析问题背后原因,不轻易下结论,不轻易给建议

5)允许孩子有情绪

6)共情

7)不批判、不讲道理。

12、“医生式”沟通:解决归属权属于父母的问题

1)以“我”开头,表达自己的感受

2)寻求解决办法。

13、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

1)当自己有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时,痛痛快快满足,不提任何附加条件;

2)当自己没有能力满足孩子时,父母可以拒绝,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为难之处,但不指责、不批判孩子的需求,不向孩子诉苦,不抱怨孩子不懂事。

3)孩子被拒绝后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用肯定、认可、无条件满足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用无条件接纳的原则接纳并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父母的行为就会内化到孩子心里,成为孩子内在的父母,形成健康的人格,伴随终身。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即使父母离开人世,内在的父母也会始终 陪伴着孩子。

14、家庭关系的正确秩序:第一是夫妻关系,第二是亲子关系,第三是和父母的关系。

三、你打算将读书过程中的启发/思考/收获,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1、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情绪是流通的,是可以被感知的。认同自己的情绪,觉察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控制情绪。

采用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表达情绪,自己践行,并引导孩子去表达。

2、找到亲子关系中发生的问题归属权利,按“问诊式”沟通和“医生式”沟通来解决。

3、“身教”大于“言传”,自己不断学习、提升,做更好的自己,做孩子的榜样。

4、在实践中把握: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原则。

(作者简介:麦田的鸽子,爱阅读,爱生活。用笔记录生活,抒写人生。电子书《孕期日记》已签约上架掌阅、番茄小说)  

相关文章

  • 父母的岗位职责(D246)

    读《重新定义父母》笔记——父母的人格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父母的岗位职责就是养育区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人。 人...

  • 寻找自己,再晚都来得及

    读丹尼斯·韦特利的《成功心理学》,读的极其认真和缓慢。 这本书重新定义了成功: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寻...

  • 2018-02-10

    新年愿望 每周读一本书 每周读一本书 每周读一本书 每周读一本书

  • 正面管教课程安排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简介 正面管教体系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是一套易于落地实施的完整的专业父母培训体系,四十年...

  • 03人际沟通中的“5把钥匙″

    一、父母状态 父母状态分为控制型和养育型,父母的功能是教养。控制型倾向于教,养育型倾向于养。 1.控制型(教) 比...

  • 深度倾听,把爱带回家!

    身为父母走进任何一个“新的”“养育体系”都是一种勇敢的选择! 深度倾听让我们的房子变成家! 在学过很多的家庭教...

  •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最近重新阅读了这本书《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发现之前没有读懂的地方,现在有些明白了。 提问式思维是一套工具体系,无...

  • 什么是风靡海外的育儿方法——“ICPS”?

    如果有父母问我养育孩子读哪本书?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这本书不到200页,全书不足18万...

  • 运用心理营养,育儿轻松有效

    加入泽宇读书会,每周读1本书 开始读书第一天,本周读林文采的《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由林文采老师于2008年提出,其...

  • 运用心理营养,育儿轻松有效

    加入泽宇读书会,每周读1本书 开始读书第一天,本周读林文采的《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由林文采老师于2008年提出,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202321《重新定义父母》:一套心理养育体系,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bk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