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的莫过于误会自己
公众号:纬之道 作者: 纬 (与你在此相知相识相遇)
平台下的迷失
今天和大家分享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头驴在山上的寺庙里的磨坊挥汗如雨,任劳任怨,但久而久之,驴厌倦了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想下山去见见世面,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寺里需要将一件东西运往城里,由于路途遥远,驴成为了最佳的选择。于是,僧人把东西绑在了驴的身上,让驴将物品送达目的地。
驴终于迎来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用在磨房里辛苦劳作了。当他穿过城里的时候,人们一见到他便纷纷下跪膜拜,虔诚祈祷,面对眼前的这一幕,驴刚开始手足无措,很快他认为大家都在向自己膜拜和致敬,于是有点洋洋自得,心里想“原来我身份如此尊贵,大家如此敬重我”。
回到庙里后,驴认为自己身份高贵,再也不愿听从院里僧人的话,再也不愿意回到磨坊辛勤劳作。院里的人没办法,只好让驴离开寺里下山。一下山,驴便看到远处来了一个队伍,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这个队伍肯定是来迎接自己下山的,于是便自鸣得意、趾高气扬地站在路中间,挡住了的队伍。这让他们怒不可遏,原来这是迎亲的队伍。于是他们对驴就是一顿毒打。
驴见势不妙,逃回庙里,才躲过一劫。回来后,他便对寺里的人抱怨说:“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前几日他们对我膜拜致敬,今日却想置我于死地。”僧人叹了一口气说:”哎,你这头蠢驴,前几日是因你驮着神像,所以才向你顶礼膜拜。人们敬重的是神像不是你啊!”
驴产生错误的自我认识源于对自己产生误解,即自己对自己有所误解。驴一直生活在山上的寺庙里,鲜少接触外面的世界。而驴自始至终都不清楚身上驮运的是一尊神像,因而驴一开始才会把世人对神像的敬仰当作对自己的敬仰。故事中的神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平台,身处平台中的驴大家虔诚跪拜,离开平台的驴大家都不会在意。因而我们常说平台很重要,选择正确的平台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个平台在生活中可以是求学的学校、工作的公司等,然而,对于成功而言,只有平台,是远远不够的,个人的能力提升和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一旦我们离开平台或者被平台抛弃,我们就如同故事中的驴,低不成高不就,终将一无所有甚至一无是处。
我们偶尔也会像驴一样,把别人对平台的认可当做对我们的认可。譬如,我们常常会对名校毕业生和名企的职员投以敬意和羡慕的眼光。当谈论到“某某某是名校毕业的”、“某某某在名企上班”,我们就会觉得某某某是社会精英和社会栋梁,其实,我们的这种肯定和赞扬是基于我们对于平台的尊重和认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并了解甚至并不认识某某某,更不要提及我们见证过某某某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品质。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名校学习和名企工作的人一般而言都不是等闲之辈,只是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这样的社会精英和栋梁是在一个没有知名度的普通平台中学习和工作,在我们对其本人不认识和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们会轻易对其产生敬意和佩服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优质的平台让身处其中的人散发着优秀的气息和魅力。离开平台看个人,我们便失去原来简单直接衡量的标准,但这反而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陌生人,同时也让身处其中的人全面客观审视自己。
身处平台之中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依靠平台不断提升自我,并不是去依赖和消费平台,当我们误把他人对平台的敬意当做对自己的敬意而得意洋洋的时候,就会失去谦卑之心去学习和进步,当我们的能力达不到平台的要求时,很有可能就会平台所放弃和淘汰。
因而,当别人欣赏和赞扬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审视自己在平台的地位和作用,判断这份欣赏和赞扬是对于平台还是我们自身,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浮躁的内心,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提升自我;如果是后者,我们也应该感恩平台,戒骄戒躁,沉淀自己,才能让自己无论身处哪个平台,我们都是一样的受人尊重、欣赏和善待。
一颗钻石不会因为装在一个垃圾袋里,就失去其珍贵的价值;一袋垃圾同样不会因为装在一个奢侈品的首饰盒里,就变得价值连城。同样地,博学多才者在各个平台上都能独占鳌头,自甘堕落者在任何平台都无法脱胎换骨。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世上没有绝对的庸才也无绝对的人才,一息尚存,希望不灭,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没人可以阻止我们从“石头”成为“金子”。
自我迷失
平台可能会误导我们,但现实生活中,经常误导我们的,却是我们自己。梁惠王曾请教孟子说:“我对国家尽心尽力,日夜操劳,河内收成不好,我就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把河内的子民调往河东;河东饥荒的时候,我也用同样的方法救济灾民。可我的子民却没有明显的增加,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他一个问题:“战场上士兵们兵刃相接,败方丢盔弃甲,仓皇而逃,一个跑了50步的士兵嘲笑跑了100步的士兵胆小怕死,大王觉得对吗?”
梁惠王回答说“这当然不对,他只是跑得比一百步的士兵少了,但本质上他还是在逃跑。”
孟子说:“大王既然深谙此道,怎们能够希望你的子民会比邻国多呢?”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是缺点或错误的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察觉到别人的缺点,并能能头头是道对别人的不足进行评论和指正;但对于我们自己的缺点,虽然自己了然于心,却是一忍再忍。不是缺点难以改正,而是我们不愿正视自我。世界上最了解我们的是自己,而世界上最不愿坦诚面对的也是我们自己。我们害怕剖析自己,我们担心真正的自己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样。误解自己的同时注定了无法理解他人。正如叔本华所言:“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矛盾的内心让我们转而让我们要求别人成为我们想要的模样或者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因而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和议论他人,对他人的为人处世评头论足。其实,我们对他人的苛求是对自己缺点的纵容,我们把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变成了宽以待己、严于律人,伤害了他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们才能换位做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放过别人的同时也放过了自己。
自知之明是一种修养
《老子》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要对自己有客观清醒的认识。自知之明是一种修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飞黄腾达、荣华富贵,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得明白,活得明白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多彩,富有深度和广度。
活得明白的前提是认识你自己,他人对你的误解可以坦然面对,因为你无法取悦所有人;自己对自己的误解要通过良师益友尽快解开,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误解可能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认识你自己的人。
活得明白你才能拿得起、放得下,放下无足轻重的固执和偏见,善待他人和社会的同时也是在善待你自己,看淡了、看清了、看透了你才有空间和时间去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拿得起虽简单,但能否坦然地放得下,需要你有豁然的人生态度和睿智的人生智慧,这态度和智慧需要人生阅历,更需要你解得开你对自己的误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