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耕而陶聊茶:一、茶之诸味得于内(4)

耕而陶聊茶:一、茶之诸味得于内(4)

作者: 耕而陶_茶 | 来源:发表于2021-08-07 19:50 被阅读0次

  综上,说一款茶的香气,就是这四种:品种的香气、产地的香气、加工工艺的香气、后期存放转化的香气。那么怎么来区别这四种香气呢?我的经验是,品种的香气跟产地的香气是融合在一起的。就是说一泡茶总有一种香气,在品这泡茶的整个过程中,它能一直追随着饮茶者,或浓或淡,或者很平稳,或者有时明显,有时隐隐,但一直都能让您体会得到。这个就是品种的香气跟产地的香气相融合的香气。比方说著名的武夷岩茶,它就具有独特的“岩骨花香”。工艺香气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泡一泡茶,其中有一种香气一开始比较明显,但随着泡数的增加,这种香味会逐渐减退,这就是工艺的香气。后期转化的香气又如何理解?这种香气就是在新茶里喝不出来,并且它跟工艺的香气又不是一个味道,那么这种香气就是后期转化的香气。

  另外,一些生态好的茶叶沏出的茶汤喝到嘴里会有微微的清凉感,就像刚刚含过薄荷似的。这是茶叶芳香物质里的一些萜烯类化合物的功劳,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类似薄荷的清凉感。此外,茶叶中的葡萄糖水解时需要吸热,也会使我们的口腔里有清凉的感觉。

  看,茶带给我们的感官滋味就是来自上面说的苦、涩、甜、咸、酸、辛、香、凉,这些表象都源于其自身内在物质的支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知道茶不神秘,沏茶同样不神秘了。品质好的茶,它的鲜、甜、香的成份大,可以把茶里边的苦、涩、咸等味道遮住,让我们喝起来口感舒服、知觉惬意,这就是好茶的五味调和。但是任何茶浸泡时间长了或者投茶量大了,它都会苦涩的,原因就是五味不调和了或者说茶汤浓度偏高了。知道了缘由,多练习,任谁都是可以沏出好喝的茶汤来的。

  上面聊的这些应该让大家对茶的内含物质有了起码的认识,接着我们再用数据把一片茶树鲜叶中的诸多化学成份做个完整表述:

  现代研究表明,在茶树的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约占25%。目前我们已知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有七百多种,包括有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比例93%-96.5%)跟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比例3.5%-7%)两大类。

  各类有机化合物在茶叶干物质中所占比例大致如下:生物碱(3%-5%,主要成份为咖啡碱)、茶多酚类(18%-36%,主要成份为儿茶素)、蛋白质(20%-30%)、糖类(20%-25%)、有机酸(3%)、类脂(8%)、氨基酸(1%-4%)、色素(1%)、维生素(0.6%-1%)、芳香物质(0.005%-0.03%)等。

  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总称灰分,茶叶灰分是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里面主要是矿质元素及其氧化物,如钾、钙、钠、镁、氮、磷、、硫等。其它元素含量极少,叫作微量元素。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溶性部分(占干物质比例2%-4%)、水不溶性部分(占干物质比例1.5%-3%)两类。

版权声明:本文为简书作者"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简书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中国茶韵# #茶# #茶生活# #苏州# #吃在杭州# #喝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而陶聊茶:一、茶之诸味得于内(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pg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