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佛经中介绍阿难尊者的故事,为一个爱的人,愿化身石桥,忍受五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只求她在某一世某一天从桥上走过。故事中千百年的轮回等待,让跨越生死的爱情灼灼生辉,超越了庸常中对爱情的定义和理解。
故事在给我一份感动之余,带来这样一个思考,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身处的这个世界之中,一生所触及的各式各类之物,无不都是一种缘定,无不都是千百年的等待呢?
飘落在身旁的枯叶,滴落在额头处的雨,转角遇到的那只流浪猫,也许都是命中缘定。有人说科学能够解释的就交给科学,科学无法解释的就托付给宗教。这样做未免把世界看得过于简单,难道世界只剩下了科学与宗教吗?科学让人拥有了无比的自信,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实践规律,适应着环境而又影响着环境。之前在我少时上学,那会儿提出的是“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后来教科书上把“改造世界”这个词撤换成了“影响环境”。
现在我开始怀疑,世界——我们认识的了吗?
知识也犹如一般的物品那样具有一种愈多愈不足的特性。挣钱的人从来没有钱挣够的时候,越是有钱就越是感觉自己的贫穷,陷入爱情的人从来不知道止境,越是相爱就越是感觉到寂寞,知识亦是如此。还在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年龄,头脑清净的多,所困扰着的就是数量庞杂的知识如何记忆,至于真假不关己事。凡是写在试卷上可以得分的知识,就是正确的知识。过了这个年龄后,发现所谓的知识,不过是一些人的观点而已。一时间开始滑向怀疑论的阵营,却又不甘心。难道关于存在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认识,都无法拥有牢靠的基础吗?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现在逐渐好些了,我已经接受了靠信仰和宣称来维持住知识最根基处的稳定了。以往对科学的神圣崇拜,日渐模糊。至少,在我看来,科学不能给人以慈悲。
被批判为原始宗教色彩浓重的万物有灵论,在非科学领域仍旧是一个吸引人的神秘学说。让我想起这件事情的就是佛教中的轮回观点。你不知道自己身边触及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到底是谁,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就会赋予平常中“低人一等”的那些东西一个复杂的意义。
这件事时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饲养宠物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感应。对于自己所养的小可爱,时间长久了,就会以亲人般去对待。宠物不再是一只简单的动物,而渐渐变得更有人性,似乎看到了它与自己的情感连接,分明就是一个上天早已安排好的亲密朋友。由此不仅是自己的宠物,还有其它的动物,自己也是十分温柔的相对。在自己的内心,动物也如人一样,富有灵性。所以,有人就说,看一个人有无爱心,就看TA是否喜爱动物。当然,这个观点也有值得剖析的地方,还有不严谨的方面,不过大体上这样的判断可以在生活中成立。
心怀慈悲的人,对无生命的山石也是会轻柔以待。为何?就是在慈悲的人心中,石头也有灵性。不知道这手中的石头,要经历多少轮回,才会到自己手中。既一物与自己相触,在短暂的此世中能相遇,这一点就值得珍惜。下一次再见不知又在何世何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