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没有看过战争片了,上次诺兰的《敦刻尔克》感觉战斗场面着墨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激情澎湃的感觉,这一次算是在太平洋战争里爽了一把。

电影一开始就有着不寻常的感觉,首先是演员阵容,伍迪·哈里森、丹尼斯·奎德、卢克·伊万斯等老面孔,凸显了大片气质。导演是擅长拍摄科幻片和灾难片的罗兰·艾默里奇,这次贡献了一如往常的大场面,大爆炸和大灾难。2个多小时的电影,用灾难片的手法来拍,漫天的飞机,航母的倾覆,刺眼的火光,虽然并没有太多血腥、断肢的场面,但顺利的拍出了战争的残酷感。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最著名的海战,因为珍珠港偷袭中受到重创,美军仅派出了3艘航空母舰,其中约克城号还是紧急抢修出来的,日军派出4艘航空母舰,双方各派出约200架海基战机。

美国人很喜欢把敌人拍得无比强大,这是好莱坞战争片的基本定式了,所以在电影里感觉日军似乎总是占据上风,但是真实的中途岛战役则是一场完全的碾压。美国以307人阵亡的代价,完成了全胜。最终美军以仅损失一艘航母“约克城”号的代价击沉日军“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四艘主力航空母舰,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绝对胜利。

但是电影也拍出了一些真实的历史细节,电影主要从中队长和飞行员,情报员和海军总司令两个视角展开,表现了飞行员的英勇和情报战的重要性。
军迷们大多都知道,在海上指挥和陆战不一样,海战有广阔的海域,敌人的航空母舰可以在任何地方攻击任何位置,不像陆战可以通过地形和路线来判断,所以情报对于海战是最重要的。电影里突出了情报站的重要性,却对于细节的处理有些“偷懒”。

“投石问路”作为著名的战争梗就起源于中途岛战役,当时的情报部门截获到日军将要攻击一处代号“AF”的要地,但是却不知道是在哪里,后来为了确定是否是中途岛,美军的情报部门就耍了个心眼,故意发出中途岛上海水淡化系统故障,果然就钓出了日军“AF缺乏淡水”的情报,直接就确定了“AF”就是中途岛的重要消息。从而以逸待劳,获得胜利。但是电影里,却是美方被动获得情报,不懂军事的人可能会觉得“喵的美军真是命好”的感觉,却把这个美军情报部门的机智逸事淡化了,多少有点无语。

关于美军战机,电影里体现出一种“美军飞机不给力”的感觉,确实“零式”战机确实是二战里高性能战机的代表,而且确实也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获得了一些的优势,但是美军的F4F野猫战机、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还是打出了一些不错的战机,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另外对于太平洋战争“帝国海军马鹿”的代表南云忠一,则又一次在电影里做了背锅侠。侧面突出了日军指挥系统的混乱和日军对于战争态势的盲目。南云忠一由国村隼扮演,让人看到一个顽固、桀骜不驯的南云忠一,在赤城号那一段,实际上的情况比电影更复杂,南云忠一并没有收到美军航母出航的消息,接受回航飞机又耽搁了许多的时间,也刚刚才把预防敌人袭击的鱼雷换成了炸弹,结果在满甲板的飞机,炸弹,鱼雷中就遭到了美军飞机的突袭。在太平洋战争不断的失利中,日军帝国海军也把更多的锅砸给了南云忠一。

电影限于篇幅也不会给时间为南云忠一说啥,索性就脸谱化了一个帝国武士一样的南云忠一。这样对于历史细节不严谨的“偷工减料”也比比皆是,可能是需要拍的内容太多,很多一些地方竟然能看见剪接不畅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过是一部“爽片”而已。不过人家能把杜立特中队轰炸东京以后在中国降落的故事拍出来,作为中国人来说,也足够给导演罗兰点个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