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木船》到《百年孤独》陆姝谌《时光》 陆姝谌《时光》
我在办公室改到陆姝谌的这首小诗,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除了内容和文辞之外,我更惊喜于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写这首《时光》时,有意识地站在未来的时间点,用回忆的视角,写现在的心情。
小孩子,真的不可以小瞧!我上习作例文《小木船》时,随口引申《百年孤独》的开头。我以为孩子们听不懂,结果,却化成这样一首小诗!好惊喜!
《小木船》的开头是这样的: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
和孩子们学习开头时,我跟孩子们,《小木船》相较于《麻雀》、《爬天都峰》、《我家的杏熟了》,不同之处在于在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之前,有一个回忆式的开头,由小木船,自然而然勾起回忆。这也告诉我们,在选材时,可以选择过去发生的重要的事情;可以用这种睹物思人式的开头,引起主要内容。
孩子们在书上做笔记。我一边等他们一边说:“我还见过更绝的开头。”
我背出《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我问孩子们,这开头和《小木船》的开头像吗?有孩子举手说:“像,都是回忆式的。”我笑着说:“是回忆式的,但是作者厉害在,站在未来的时间点,用回忆的视角写现在的事。”孩子们带着蒙圈的表情点头。我心想,这么绕,再说四年级的孩子知道啥呀,打住打住,接着讲《小木船》吧!
没想到,不仅有孩子听懂了,还立马有意识地在习作中实践,厉害!
因材施教,帮孩子找到热爱的
我从自身成长和每日练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一旦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一切好的学习品质,都跟着来了:自控、自律、毅力、越挫越勇、身心合一……作为父母,作为教师,帮助孩子找到热爱的,并支持他,就是让他成为他自己。真正的因材施教,是不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