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湖湘文化
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

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

作者: wangchuang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09:15 被阅读0次

    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
    倪彩霞
    20世纪30年代,在瑶族传抄文献中发现“梅山教”的存在,由此展开了梅山教的研究。湘中雪峰山脉,古梅山地,是苗瑶祖居地之一,梅山教的发源地。魏晋以来,这里生活着荆蛮部落,巫信仰盛行。唐宋之际,梅山猎人张五郎到龙虎山学习道法,开创“梅山教”。宋熙宁间,朝廷开发梅山,汉族大批移居梅山,梅山蛮主体逐渐迁离梅山,梅山教随之流播各地。在梅山地区,梅山教奉地方神祗张五郎为教主,到了广东瑶区,奉应三郎、黄三郎、李三郎为“三元法主”,进入广西十万大山以后,奉道教神“三元将军”为祖师神。梅山教在族群迁徙过程中,逐渐在南方山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民间道教的一个流派。而另一方面,在汉人佛、道、民间宗教的影响下,梅山地区的宗教信仰在数百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梅山师公教已经迥异于“梅山教”,而是以汉族宗教信仰为主,留存了“梅山教”部分成分的民间宗教。

    关键词:梅山蛮 民族结构 盘古法 梅山教 玉虚派

    作者:倪彩霞,1973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

    在南方山地民族的宗教信仰中,梅山教有着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学界开始注意到梅山教。姜哲夫、张假、庞新民在广东瑶山调查时发现瑶族师公中有“北极驱邪院川通间梅二教”的传度职位书。此后,法国学者雅克·勒穆瓦纳和国内学者胡起望、张有隽、宋恩常、顾有识、董珞、张泽洪、徐祖祥等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梅山教进行过研究。梅山教的起源、发展和流播与古梅山地区的族群迁徙、聚散与文化的融合、变迁有着密切联系。

    一、梅山地区的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梅山教是流播于南方山地民族区域的一种民间宗教,在自称属梅山教的广西师馆里,供奉着祖师神坛“梅山峒玉虚宫”。梅山峒是梅山教发源地,苗瑶祖居地之一,位于湘中雪峰山脉中段。其地域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新化、安化、冷水江等县市全境和涟源、新邵、隆回等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梅山峒的核心地带主要在北宋朝廷开发梅山所设置的“上下梅山”,即今天的安化、新化、冷水江三个县市。

    新化县地处湘中腹地,全县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属山丘盆地,辖14个区(镇),84个乡(镇),人口119.67万。冷水江本属新化县,因矿产资源丰富,1969年设县级市,全市面积439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安化县在新化北面,以山地为主,总面积4950.25平方公里,辖51个乡、11个镇,全县人口83.87万人。

    梅山地区,上古为三苗之境,春秋战国属楚黔中地,秦汉置长沙郡,魏晋以后为荆蛮所据。至宋,荆蛮集团当中的部分“长沙武陵蛮”聚居于梅山,他们又被称为“梅山蛮”。《宋史·梅山峒蛮传》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

    宋熙宁五年章悖开梅山,析其地置新化、安化两县,分隶潭州长沙郡和宝庆府。“蛮猺争辟道路以待,得其地东起宁乡县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沼以山地置新化县。”(《宋史·梅山峒蛮传》)次年又“置安化县”(《宋史·神宗本纪》)。《读史方舆纪要》载:“荆湖之间有两梅山,新化为上梅山,安化为下梅山,其山相通接。”

    二、梅山地区的族群变迁

    历史上,居住在梅山地区的族群被称为武陵长沙蛮、五溪蛮、梅山蛮,包括了现在苗族、瑶族、土家族和侗族的先民。《溪蛮丛笑》云:“五溪之蛮皆粲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沅其故壤,环四封而居者有五:日猫、日猺、曰獠、日獞、日犵狫。”宋神宗熙宁年问,章悖任湖南、湖北察访使,经制南、北两江“蛮”事,受命开复梅山。熙宁五年(1072)十一月,湖南转运副使蔡煜受章悖命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二县。新化隶邵州,安化隶潭州;又招“武冈蛮”三百余族,建武阳、关峡二寨,隶属邵州。次年又废白沙寨,置城步寨,以遏制“梅山蛮”与西边“飞山蛮”的联系。

    “武冈蛮”、“飞山蛮”、“梅山蛮”都属“长沙武陵蛮”,秦汉之际武陵蛮在汉族政权的军事征服下,被迫溯沅江而上,进入五溪地区,屯结五溪沿岸的深山,被称“五溪蛮”。隋唐迄宋,“武陵五溪蛮”演变繁衍,以其屯聚和活动地域分为“武冈蛮”、“叙州蛮”和“飞山蛮”。“武冈蛮”屯聚于邵州西部,“叙卅『蛮”活动于雄溪流域,后有蛮酋杨氏据飞山自守,又称“飞山蛮”。

    另外从“长沙武陵蛮”分化出的一支“莫徭”,晋以后曾居于今湘中、湘南一带,至宋集结于梅山,被称为“梅山蛮”。梅山归化后,在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推动下,莫徭经过分化、融合,其中部分族群形成新的民族——苗族,而另一部分族群则形成瑶族。宋以后,由于官军多次征剿,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瑶民大批南迁,到了明代,两广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格局。而留居下来的瑶人退避深山,耕山为业。或与外来汉人融合,或在邵阳西南部、怀化东部形成多处“瑶族乡”。

    虽然,梅山“旧不与中国通”,汉瑶杂居、民族融合的历史却自汉有之。谭其骧在《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中说;

    湖南自战国时虽已有中原人生息其间,然其时蛮多汉少,蛮族所受华夏文化之影响盖极微,故西汉一代,无蛮事之记载。汉末王莽之乱,中原人士,始大举移殖荆湘,至东汉时而蛮汉间冲突迭生,“蛮乱”时闻矣。其时接触既繁,蛮族中一部分人口,当已颇染汉化。范书《南蛮传》记东汉一代蛮乱,多有以五里六亭善蛮讨平者,此所谓“五里六亭善蛮”者,盖即后世所谓“熟徭”、“熟苗”也。各蛮族皆有“生”、“熟”之分,而“生”、“熟”之分,初无种族上之根本不同,不过因其汉化程度之深浅,予以区别而已。故生熟随时代而推移,其始为生,既而进于熟,熟之斯极,遂变而为“汉”矣。是则东汉时之熟蛮,迟至魏、晋、六朝时,当已尽变为汉。

    这一点从梅山之得名于汉将梅鋗亦可佐证。《湖广图经志书》“安化县梅山”条曰:“本口益阳县地,汉长沙王吴芮部将梅鋗以为家林,号梅山。厥后有扶氏口口据之称蛮王,宋立五寨以谨防御。熙宁间章悖察详湖北,招谕尽平之。分其地为二,上梅山属邵阳新化。下梅山为安化,属潭州。取民安德化之义。”梅绢其人见于正史,曾于秦末随长沙王吴芮伐秦,又助汉高祖刘邦平定析、郦,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在汉初受埘为十万户侯。

    宋熙宁五年(1072),朝廷在梅山建邑置吏时,曾对归顺人口进行过户籍登记,“籍其民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万九千八十九丁、田二十六万四百三十六亩”(《宋史·梅山峒蛮传》),主客户以有无田产区分,主户实土著峒民,客户中相当部分无疑之前移居梅山的汉人。据《新化县志》,宋代建县前,梅山峒民中有扶、苏、向、蓝、青、田、赵、卜、包、舒、毕、励、史等姓,均为“主户”。唐至宋初迁入新化的汉人有方、陈、邹、刘、罗等姓,通称“客户”。安化建县前,也已经汉瑶杂居,据部分族谱记载,建县前迁入安化的汉族有黄、陶、李三姓。

    梅山建县后,朝廷推行羁縻政策,任命峒主担任行政长官实行地方自治,大举移民垦荒,兴办儒学,设置军寨,从各个方面促进梅山的发展。明初“扯两江填湖广”,大批汉族移民进入梅山,进一步改变当地的民族结构。据新化县58个姓氏的宗族家谱查证,有54个姓氏的始祖先后于唐、宋、元、明等朝代从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河南及湖南省各县迁至新化。从江西迁来的最多,共计39户。安化建县后,直至清代,共有49个姓氏迁入,其中来自江西的32姓,其余来自河北、河南、湖北、南京及湖南省内各县市。

    汉族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上下梅山由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过惯了射猎探摘、刀耕火种的瑶人面临着社会政体、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彼此的矛盾和对抗一直存在。

    熙宁后,“莫徭”溯资水而上,进入武冈军溪峒。南宋初年,一部分瑶民“客依蛮峒”,一部分则“契家远徙,官失其税”,武冈峒瑶杨再兴父子,乘机兼并土地,“自建炎中侵占省地民田几二十年。”绍兴四年,湖南安抚使席益遣统制吴锡率官兵征讨,对杨再兴父子实行招降。南宋的统治相对稳定后,朝廷选派武冈军守臣前往任职,又允许溪峒与“省地”互市,对溪峒内部的纷争,不予介入,杨再兴归还所占省地民田。绍兴二十四年,杨再兴的儿子杨正修、杨正拱再度起兵反抗,九十团峒的瑶人起而响应,攻打全、邵、永数州。朝庭再次派官兵讨伐,双方交战数月,杨正修、杨正拱被俘后被处死。这次起义持续20余年,失败后,瑶族撤离湘中大批南迁。

    留下来的瑶民或退居深山,或讳其所出,客依、融合到苗、汉等民族之中,至今两县境内已无瑶族。新中国建立后,曾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新化、安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抗战时期避难及建国后因工作、婚姻关系来县的。

    原新化县奉家山奉氏与隆回县小沙江奉氏原同宗,民国时期因分属汉瑶,不再通谱。新化县西南山区,现今只保留了瑶民居住的遗址:金凤乡有瑶湾村、瑶人屋场,锡溪乡龙普村有瑶人冲,上团乡卯溪村有瑶人凼,长峰乡尖石村有瑶山冲。瑶人心目中的“祖山”,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面目全非”了。

    三、唐宋时期的盘古法与梅山教

    梅山地区,直至宋初仍处于射猎采摘、刀耕火种的社会状态,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人的生老病死有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信仰古老的巫术。“诸蛮族类不一,大抵依阻山谷,并林木为居,椎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言语侏离,衣服斑斓,畏鬼神,喜淫祀。”

    魏晋时期,天师道开始逐渐进入梅山地区。东汉顺帝时期,张陵入蜀传教,创立五斗米道。经过三代天师的经营,道教势力扩展到汉中地区。东汉建安年间,张鲁归降曹操,五斗米道随着教团的迁徙向外传播,其中一条线路沿长江而下,逐渐影响到蛮人聚居的武陵地区。晋葛洪《神仙传》记述,武陵人黄敬“专行服气断谷,为吞吐之事。胎息内视,召六甲玉女,吞阴阳符。”其学道于霍山,八十余年复人中岳,活动区域在湖湘一带。另外,梅山所处的邵阳县,有文仙山,乃晋人文斤学道修仙之所。不仅如此,武陵荆湘一带还是道教活动频繁的区域,这里有三十六小洞天中的衡山、小沩山、九疑山、洞阳山、大酉山、桃源山,七十二福地中的君山、马岭山、鹅羊山、洞真墟、青玉坛、光天坛、洞灵源、绿萝山、彰龙山、德山、金城山、云山。因此,梅山周边地区在唐宋以前已经受到了道教较大的影响。

    宋代白玉蟾在《海琼白真人语录》中提到荆湘一带流行的一种巫法——盘古法。其文曰:“巫者之法,始于娑坦王,传之盘古王,再传于阿修罗王,复传于维陀始王、长沙王、头陀王、闾山九郎、蒙山七郎、横山十郎、赵侯三郎、张赵二郎,此后不知其几。昔者巫人之法,有日盘古法者,又有日灵山法者,复有间山法者,其实一巫法也。”其中盘古王、阿修罗王、长沙王、间山九郎、蒙山七郎、横山十郎、赵侯三郎、张赵二郎都是苗瑶人信奉的神祗,唐宋时期,苗瑶诸族聚居梅山,所信盘古法为巫法。

    张泽洪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梅山教》中提到:梅山教深受道教影响。瑶族经书里多处有赵侯三郎、张赵二郎、张五郎等梅山神祗向太上老君或是庐山九郎学习道法的记录。这反映了唐宋时期,梅山的巫师学习道法、皈依道教后传法梅山的情况。宋熙宁中,章悖收梅山,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着力开发梅山,汉文化大规模传人,巫道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迅速融合,催生了夹巫夹道的梅山教。

    梅山教尊张五郎为教主、祖师神。流传于安化的一段“翻坛咒”揭示了张五郎的身世,“要知五郎身出处,便是青州大府堂。元和年间九月九,生下翻坛张五郎,一十二岁去拜法,三十六岁转回乡。行在龙虎山前过,仔细思量无座场。”据研究,张五郎是生活在晚唐时期的一名梅山猎手及巫师,后学道法于江西龙虎山(或说庐山、间山),传法于梅山,逐渐形成梅山教。梅山教法师自称“闾梅二教”或“闾梅师道二教”弟子,梅山教与间山教之间有密切关系。间山教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的一个民间道派。另外,梅山教在道法上接受北宋天心正法的影响。张有隽还从梅山法师职位书“北极驱邪院川通间梅二教三戒弟子”中推断出梅山法受武当派影响。从地理位置来说,天心派、武当派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湖北,均与湖南毗邻,对梅山教比较容易产生影响。

    宋元以后,梅山蛮主体离开梅山,向西向南,往更偏僻、更蛮荒的山区迁徙。“宋至元代,湖南瑶族大量向两广边境迁徙,这一时期瑶族遍布湖南辰州、沅州、靖州、桂阳、郴州、和两广边境的连州、贺州、韶州。”随着族群迁徙向南流播的过程中,三元将军在梅山教神谱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湘西苗区,唐葛周是驱妖的神将,在湘潭山区、连州瑶区,唐葛周三将军也只是收魂神将。不过,在广东瑶区,出现了“三元法主”的说法。梅山教信仰进入广西以后,“三元”逐渐取代了张五郎被尊为祖师神。三元取代张五郎成为梅山教的教主,反映了梅山教与道教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唐葛周是早期天师道的神祗,最早见于《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其书卷四“太上正一三将军箓”曰:“太上老君左右中三将军兵士都九千万众附身律令。左上仙蔽身大将军一人姓唐名宏字文明……。右上灵隐影大将军一人姓葛名雍字文度……。中上仙藏形大将军一人姓周名武字文刚……”唐葛周三将军由道气聚形而生,应气成象,是太上老君左中右化生出来的三位神将,在早期天师道中,是驱邪逐疫的神祗。到了宋元,唐葛周逐渐人格化,得到真宗和仁宗下诏立庙祭祀,以至宋代两京均有“吴客三真君”庙,此后民间多有三真君庙。南北朝至宋,三元将军随着道教进入梅山地区,逐渐成为梅山蛮信仰的神祗。后来随着梅山教向外流播,三元将军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十万大山后,被尊为梅山教教主。

    20世纪3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在广西十万大山瑶区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对梅山教的三元崇拜、经典、教义、度戒等仪式作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分析的工作,法国学者雅克·勒穆瓦纳、张有隽、胡起望、徐祖祥等人先后提出了瑶传道教的观点。瑶传道教以道教信仰与仪式为主,融合了巫教的成分,这也是民间道派的一个特色。从湖南、广东地方志的材料来看,清初尚称“猺巫”,道光年间已有“猺道”、“猺道自为教”的说法。

    总的来说,梅山教源自梅山巫法,唐宋之际梅山猎人张五郎到龙虎山向张天师学习道法,开创梅山教。两宋时期受到流行于南方的天心正法、闾山法影响,吸收正一派、民间道派的成分,宋以后随着梅山蛮南迁流播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广西十万大山后,教主由地方神张五郎改变为道教神三元将军,形成了富于道教色彩的少数民族宗教形态。

    四、唐宋以后梅山地区的宗教信仰

    梅山信仰在宋以前,因为蛮汉杂居、交往已经受到汉人宗教信仰的影响;建县之后,大批汉人移民梅山,逐渐成为梅山的主体族群,梅山的宗教信仰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巫道佛合一的梅山师公教。

    (一)佛教、道教于不同时期传入梅山。

    佛教传人梅山的时间,最晚在唐代。据同治《安化县志·寺观》记载,唐代县境有寺院5所:青莲寺,建于唐贞观二年;白云寺,唐密印禅师所建;星罗寺,创建于唐;湖泉寺,创建于唐;崇福寺,唐大干玺禅师所建。而光绪《湖南通志》载:宋熙宁问,章悖开梅山,兵抵宁乡入沩山转由径路进兵失利,退军沩山密印禅寺,遣长老颖诠入峒说法劝谕。说明当时佛教已经在梅山有相当的影响。

    建县后,佛教继续得到发展。熙宁间新化建承熙寺,明洪武以后,各地陆续兴建佛寺庵堂,寺有:兴福、观音、广福、云龙、灵济、集福、西泉等40余所;庵有:慧龙、天竺、清华、饮月、青莲、聚云等56座。其中慧龙庵是湘中有名的丛林。

    道教传人梅山的时间比佛教要早,影响也更深广。相传秦始皇时有卢生、侯生在武冈云山修炼,《明一统志》载:“世传秦始皇遣卢生人海求神仙药,不获,卢与侯生谋隐人邵陵云山。今山有侯仙迹、卢仙影、秦人古道、炼丹井、飞升台、扫坛竹,皆其遗迹。”云山为道教第六十九福地,也是道教传人梅山地区的第一站。魏晋时期,豫章道士吴猛、许逊、梅子真曾进入湘州蛮区传教,又有“武陵十仙”在此修道。

    西晋时高平县境有文仙山,据说是文斤在此修炼,得道羽化。据《全唐文·文仙祠记》日:“按《邵阳图经》,公姓文讳斤,晋成康中为高平令,隐于此山,得道羽化,故名文仙山。又据《湘川记》云:山上有石床,长一丈有四尺,丛竹蒙密,随风飘扬,委于床侧。每遇亢阳,祈祷有应。洎唐贞元十年,上天愆暘,旱魃为虐,草木黄落,如惔如焚。于时州伯太原王公高、县宰昌黎韩公谨辉至诚恳请日:‘如神降临,膏雨滂霈,即为刻石记事。’当时响应,云行雨施,年谷既登,仓廪充实。”文仙山位于雪峰山脉中段东南麓,魏晋时期属高平县,宋熙宁五年(1072)置新化县,高平地属新化县永宁三都。1951年县域调整,析高平人隆回县,文仙山人新邵县,现属新邵县巨口铺镇文仙村。

    唐代道教兴盛,梅山周边地区的道教圣地和宫观日渐增多。据唐司马承祯《天宫地府图》,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湖南境内就有十八处,地处潭州、宝庆府境内的就有:

    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洞,在潭州醴陵县。

    第二十四小洞天洞阳山洞,在潭州长沙县。

    第二十二福地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

    第二十三福地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

    第四十八福地彰龙山,在潭州醴陵县北。

    第六十九福地云山,在邵州武冈县。

    另外唐洛阳道士申泰芝,在邵阳佘湖山修炼得道,玄宗感梦求得之,赐号“大国师”。邵阳东2里的小余湖山上有唐建申泰芝祠,东南150里的大余湖山相传是申泰芝飞升之所。唐末道士吕洞宾亦曾来邵州传道,《湖南通志·方外志》载:“邵阳县城东白鹤观,有唐吕仙所题绝句真迹”,城中还有“吕仙磨镜遗迹”。梅山归化后,新化、安化陆续兴建道观,道教得到迅速发展。

    (二)道教在梅山传播的两座重要宫观——文仙观与玉虚宫

    文仙观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文仙村,是后人为纪念西晋道士文斤而建,唐代为文仙祠,宋大观中赐额为灵真观。

    文仙观现仅存城隍庙、三官殿和玉皇殿,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官殿1996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中有石墩十多个,石碑十二方,还有石龟石狮等。三宫殿内供有三清和360位天尊圣像,玉皇殿分二层,上层有玉帝、天逢、天尤、雷祖雕像,下层雕像观音居中,文斤列左,文斤夫人黎氏列右。村内现有道士10多人,其中已奏职的4人,都是文仙观的嫡传后裔。每逢初一十五,或神诞,文仙观仍有斋醮活动。文仙观弟子于清以后曾三次修谱,根据《文斤道教三修宗谱·三修源流序》:

    我派开辟始于文斤公,于晋孝武间率妻黎民,由江西南昌府奉诏迁新邑梅城令。莅任三载,避世离俗,夫妇弃职,分山隐遁。……=百余年,功成道满,位列仙班。累朝显圣,助国佑良,有因以皇封五次,敕受八朝,此乃文公之灵也。后有张公景华……于宋太祖初年……卜居焉,实为我教之鼻祖。昔有靖主谭公观妙,以拜谭公为师,其后世子孙方称谭公为开基始祖。

    荷炎宋太祖捐饷千金,创修道室观场,传授王公桂林,而王公衍派三房:邓公元寿、李公志真、曾公如寿。邓公派衍四房,开辟邵阳。李公派衍三房,居新化大开法门,阐扬教典,共发世八山,各修道室,始开香火。曾公居玉虚宫,返俗行教,父子相继,名日玉虚派,又曰火主派。

    而我鼻祖张公复迁宝庆,再立紫气及北宸=宫,仍衍门徒徐野云、夏隐山、陈隐云,徐公发派清、曹、吕,夏公衍北宸宫,陈公发派东八房。源源本本共发百零八观。

    由此可见,宋以后,道教在梅山地区有迅速的发展,文仙观在梅山道教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仙观所传法脉源自早期天师道。而玉虚派,则受到元以后正一道的影响。

    玉虚宫位于新化县上梅镇西正街,现仅存遗址。从庙志来看,玉虚宫初建于元末。在文仙观与玉虚宫的法脉传承上,曾如寿本是文仙观的弟子,后来到江西龙虎山正一道学习8年,返回新化后,创建玉虚宫,尊张道陵为道祖,培养了六房弟子。由于正派道士可茹荤腥、可娶妻生子、可居家耕作,与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更为接近,也更容易与梅山地区的师公兼容,因此元明以后玉虚派在梅山地区发展甚为迅速,并且出现师道合一、巫道佛合一的发展趋势。

    梅山峒蛮自汉以来与汉族杂居,汉人的佛道信仰逐渐进入梅山地区。佛道的传播,进一步增进了梅山蛮与汉人的接触、交往和融合。如果说宋朝开发梅山,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直接促成梅山的汉化,那么汉族的宗教信仰早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梅山人的精神生活。在中国的历史上,宗教信仰与政治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宗教信仰在促使梅山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方面发挥了整合的功能。与佛教相比,道教与巫术有着天然的联系,更能深入梅山的信仰生活而具有强大的文化渗透力,从而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瑶汉的文化融合。

    (三)梅山巫法与梅山师公教

    对于宋以后梅山教在梅山地区的遗存问题,笔者作了实地调查。在安化山村,人们采用“梅山法”、“茅山法”和“师教”的提法。

    在安化县清塘镇鱼水乡下石村,68岁的老人周里用告诉笔者:“民谚说‘上峒梅山,赶山打猎;中峒梅山,放牛赶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梅山法最猛,是猎人用的,念起咒来整座山都黑了,附近的鸟兽都跑到这座山来。茅山法有正术和邪术,正术是点穴治病,邪术是神打。”

    周里用老人从18岁开始就“唱夜歌子”,因为经常一起搭档做事,所以跟附近一带的师公、道士很熟。他带笔者去拜访了附近最有名的一位师公。老师公名叫周旭初,道号周法隆,今年已80高寿,家住梅城镇田心乡川南村。周家是巫道佛兼行的师公世家,传至今天已有十二代人。对于梅山地区的宗教信仰,周老法师这样说:“梅山法属于巫教主要是打猎用的,茅山法也属于巫教,巫教又叫师教、傩教,主要用于还愿、保平安、驱邪赶鬼的,张五郎既行梅山教又行巫教。在安化,只听说有一位师公行间山法,是从外地学回来的。”

    在安化笔者还拜访了鱼水乡曹家村的一位茅山法师周子成,法号周法位,今年70岁。据他说:“茅山法尊茅山李老君,茅山法比梅山法和巫教都快,比如有人丢了东西,一下子就可以查出小偷是谁。”

    安化是一个山地县,天然的屏障使得它与新化、冷水江比起来,更为闭塞,巫术在山村的影响非常广泛,可能也更多地保存了梅山信仰的原始形态。梅山法、茅山法是一种巫法,属于巫术信仰的范畴,由个人私底下师徒相传,身份隐秘,没有坛场,并未形成派别。

    在上下梅山,道场分师坛、道坛、佛坛,但法师只有两种,师道合一或单行道法,师道合一的现象非常普遍。师公以坛、宫、观为单位,追查其师承渊源不少发派白玉虚宫的六房弟子,师公行香火前必需抛牌奏职,奏职大典按照道教的程序进行,奏职成功后既有奏名(道教)又有法名(师教),表示既可行道教法事又可行师教法事。从调查情况来看,梅山地区的宗教信仰,大致呈现三个层次:

    梅山巫法——包括梅山法、茅山法,流传于三峒梅山,是一种古老的巫术信仰。

    梅山师教——有师公、师承,有组织,有本经、科仪、神系,是一种深受道教影响的民间宗教形式。

    道教、佛教——有道士、和尚,有宫观、寺院,有制度化宗教所具有的一切组成因素。

    宋元以后,梅山地区的民族结构发生变化,汉人成为主体族群后,梅山的宗教信仰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唐宋之际由张五郎开创的“梅山教”已随着梅山蛮南迁而流播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现时的梅山师公教则由新化玉虚派衍生而来。现今的梅山师公教仍然可以看到古老“梅山教”的痕迹,师坛上,三元法主供于上坛的中间,左右是教主和座主,下坛赫然可见张五郎的神位,成了掌管猖兵的兵主。

    五、结语

    从梅山地区的历史发展来看,张家界旅游www.91quzjj.com 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呈现一种互动的关系,蛮汉的交往、杂居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天师道信仰在唐宋以前已进入梅山地区,影响了这个地区的巫鬼信仰,催生了夹巫夹道的梅山教。北宋朝廷开发梅山,对这一地区民族结构的变化起了关键作用,但也引起了一定的民族矛盾和对抗,导致梅山蛮主体在宋元时期撤离梅山地区。大批汉人移居梅山后,佛道信仰迅速改变了梅山的宗教信仰,逐渐形成巫道佛混杂的信仰形态,文化的传播对宋以后的梅山社会更具整合意义。另一方面,唐宋之际形成的梅山教随着梅山蛮南迁流播于南方山地民族地区,成为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形态,反映了族群变迁所引起的文化聚散、变异与重新组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k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