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儿子买水果。就在这位母亲挑好水果结账时,他的儿子在另一边,用小刀将一把香蕉切成了一堆段段。孩子母亲发现了,马上要儿子向店主道歉,然后把切坏的香蕉装好,让店主称重结账。她告诉儿子,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必须付账。
这段视频,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小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我们停课,在家劳动。一天早上,我们几个小孩相约,一起去挑猪草。
冬日的早晨,太阳露脸很晚,外面大雾蒙蒙,三四丈之外就不见人影。
这么大的雾天,四野阒无一人,投机的想法,立马在脑中产生。隔壁六队麦田里,空行之间,到处长满野麻菜。每人割一篮回家,岂不省力省事?
主意打定,我们立即下手。赶到六队地头,边上有人望风,大家风卷残云。就在篮子快要装满、眼看大功告成的时候,远处传来人声。我们几个,仗着年少腿快,拎起篮子,撒丫子就跑。
有人追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小孩别跑,小毛贼停下来!”无疑,我们雾中的身影,被人家发现了。
大家一路狂奔,到我家时,气喘吁吁。没敢把竹篮带回屋里,顺道隐藏在屋旁草堆边,抱上一捧茅草盖上。然后,装着若无其事,回到家里。
一会儿,六队徐会计一路追了过来。一进家门,就对母亲说,“刚才,几个孩子跑你家了,他们偷割麻菜,把地里的麦子,踩得一塌糊涂。”
我知道在劫难逃。但篮子已经藏了,便自作聪明,认为没有人赃俱获,只要往死里抵赖,就能混过去。
母亲让我们几个站成一排,仔细盘问。首先问我:“你讲老实话,有没有偷?”开始,目光还是柔和的。
我矢口否认。
母亲定定地朝我看着,眼里满是不信任,我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母亲这样的目光。她的眼睛不住地对我们浑身上下打量,接着说,“‘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要讲实话,偷了,就要敢做敢当!”
平生第一次与“偷”字沾边,顿时感到脸上发热,心里砰砰直跳。可我嘴里犟着,说:“没偷就是没偷。”脖子梗得直直的。
母亲的目光严厉起来,狠狠瞪着我:“就不要再装了吧?看看你们这裤腿上的泥巴,肯定是在大田里奔过的,还说没偷。你们的篮子呢?”
谎言穿帮了,我只好承认偷菜。
看到我们招认了,母亲连忙向人家赔不是。随即,要我们挨个向人家检讨。一是承认偷菜不对,这是偷盗集体财物;二是人家追过来了,还不说实话,撒谎更是错上加错。
出于无奈,我们只好鹦鹉学舌,照着检讨一遍,承认所犯错误。
接着,母亲让我们把篮子拿出来,把麻菜送到六队猪场去。
回来以后,我以为这事情就这么完了。可是,母亲把我们重新叫到一起,非常严肃地教育我们:“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我们人穷,可不能志短。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人这一辈子,千万不要往人家鸡窝里伸手。”母亲的话,像榔头一样,句句敲在我们心上。
此后的几十年,母亲那种不信任的眼光,一直在盯着我,如芒在背;母亲讲的“人穷不能志短”的话,也一直在耳边回响,经久不绝。(2022年9月2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