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犬,也叫杂色狼,拥有圆圆的大耳朵,似狼又像犬,是一种等级森严又极具集体意识的群居动物,现在已属濒危动物。
据介绍,非洲的某片土地有600多只非洲野犬,而其中有280多只拥有同一血统——泰特的血统。泰特是一只雌性野犬,她是一个野犬族群的首领,而她的一个女儿黑尖已经是另一个族群的首领,并且带领着一个比她母亲更大的族群。
泰特的族群在东面,黑尖的族群在西面。泰特族群的南面是狮子的领地,泰特和黑尖的北面是人类的居住地。不幸地是,黑尖虽然是泰特的女儿,却觊觎她母亲的领地。
于是,黑尖带着她的族群突袭她母亲的领地,如同一切犬科动物,嗅觉让泰特捕捉到危险。是因为是母女,还是因为估计自己的族群实力不足?在黑尖族群咄咄逼人的气势下,泰特带领族群短暂迎敌,就离开了自己的领地。黑尖的领地扩展到了她母亲的领地。扩大了领地,意味着有更多的猎物,族群有更多地生存空间。
泰特呢?她只能带领族群进入狮子的领地,意味着族群要“狮口夺食”。狮子的领地有很多食草动物,但夺食谈何容易!被夺食却天经地义理所当然。野犬成了狮子免费的打工者:野犬一番精心设计,后追前截,通力合作,终于猎获一只羚羊,可惜,整个族群还没有吃几口,狮群赶到了。野犬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半只羚羊被狮子拖走……
生存的艰辛并不影响种族的繁衍。尽管失去了领地,一个族群唯一有生育权力的首领泰特又生了两个小野犬。据说非洲野犬一次能产崽2到20只,可是泰特只产两子。如果说是因为年龄也不为过,毕竟她是祖母级的野犬了,而她的敌人也是她的女儿黑尖,正年富力强,也只产下五只幼犬。看来,是双方的地盘之争,让她们降低了生育率。
令人感动的是,泰特族群中的一员也是她的一个女儿,不小心跌落到山下,一条腿受伤了,但族群不仅没有丢下她,而且会在外敌侵袭时照顾她,将猎物分食给她。非洲野犬的集体意识非常强,他们会将打猎获得的食物用反刍的方式,分给不能参与捕猎的老弱病残者。仔细想想,会令人汗颜。
泰特带领族群在狮子的领地艰难生存,而黑尖依旧不肯放过它们。黑尖带着族群再次长途跋涉追击泰特族群。在带着族群撤离时,泰特族群又遭遇斑鬣狗群尾随。一场混战,族群失去了一只幼犬。天色微明,泰特族群垂头夹尾表示对失去幼犬的悲伤。
黑尖的族群也遭遇了意外。族群在河水边休息喝水时,遭到鳄鱼伏击,一只野犬被拖入混浊的河水里。野犬们在水边跃跃欲试,想救助同伴,却只能无奈地看着同伴被拖到河中央,很多鳄鱼围了上去……
是失去同伴的悲伤刺激了黑尖,还是另有其它原因,黑尖不再追击泰特,而是带着族群日夜兼程,奔回自己的领地,甚至放弃了从泰特手里夺取的领地。
泰特没能再次回到自己的领地。风烛残年的她成为了狮群的口粮,随她而去的还有不愿离她而去的雄性伴侣。失去首领的族群又吸纳了几只雄性野犬,并且选出了新的首领,泰特的另一个女儿。
黑尖回到自己的领地,又产下了十只幼犬。泰特的血统继续延续。野犬们在日益狭小的空间彼此争斗着,谋求着生存。
网友评论